比如之前在京內鼠疫,楊儀所說的升麻鱉甲湯,所出自的金匱要略,而金匱此書,便是傷寒論中的內科專著。
而此時楊儀要說的,是關于這位藥圣的一件傳說。
民間有傳說,張仲景返鄉之時,看到百姓們被嚴寒所苦,衣不蔽體,耳朵也多有被凍壞了的。
于是他便命弟子們把羊肉,胡椒,以及一些驅寒的藥煮熟做成餡料,用面皮包成耳朵的形狀,煮后叫百姓們一人來領兩只吃。百姓們吃了那像是耳朵的食物,又喝了湯,血液涌動,身體發熱,凍傷漸漸轉好。
那由羊肉胡椒以及藥物熬制的湯,便是“祛寒矯耳湯”,便是取“矯”治耳朵之意,后又叫“祛寒嬌耳湯”,百姓們所吃的像是耳朵般的食物,便是以后的“餃子”。
楊儀將此事告訴了江公公,江太監道“難道永安侯也想這么做”
楊儀點頭道“傷寒論中曾說醫食同源,藥食通用。”
羊肉性熱,能夠護養身體,抵御風寒,當初楊儀在宮內給瑾妃娘娘所說的“茄子饅頭”,除了茄子外,主料便是羊。
再加上溫中散寒的胡椒,更是熱上加熱,何況還得再添加一些有益的藥料。
吃了能夠飽腹,也能夠治病,正是所謂藥食同源,藥食通用。
楊儀道“藥圣已經給我等開拓先河,后人為何不能學之行之。若有益于萬千百姓,或者使路上餓殍消減一二,也不辜負我杏林中人行醫濟世的曠愿。”
江公公狠狠點頭,甚至覺著只是點頭尚且不足以表達心中的敬仰。
楊儀說完后,道“這是一件,但祛寒矯耳湯,并無詳細記載,只說是羊肉,胡椒為主料,所以我會再思忖補充幾味到時候勞煩公公幫我試試看口味。”
雖然說藥食同源,但如果弄的難以入口,自然不佳。
江太監笑道“這倒是不難。我立刻叫人去采買羊肉,胡椒,那另外一件呢”
楊儀一招手,江太監靠近了些,聽楊儀如此這般,吩咐了一遍。
江公公立刻去辦差。
楊儀又琢磨了會兒,心中尋思“祛寒矯耳湯”的配料,思來想去,最終定下了干姜,甘草,陳皮,黨參四味。
姜性熱,驅寒,最適合這般嚴寒天氣。
甘草益氣補中,微甜,在餡料之中更添滋味;
陳皮理氣健脾,味清新;黨參補氣益肺,兼有養血功效。
這幾樣相輔相成,應該不錯。
正好小甘進來,看她安安靜靜地半躺著,顯然是在想事情。
小甘道“有什么事只管吩咐我,怎么江公公忙著跑出去了是有什么事要做”
楊儀笑道“你給我磨墨吧。”
小甘研了墨,楊儀寫下這四味,給小甘道“把這個給江公公,讓他合著羊肉、胡椒,快些煮出來嘗嘗味道。”
“怎么研究起做飯來了”小甘打趣,其實知道她必有用意。
等小甘叫人把藥方給江太監送去,楊儀告訴了她此事,小甘道“這可太好了,姑娘,你知不知道,這么做可是多大的功德。只有一件”她有點憂慮地看著楊儀“這若是要施舍,你是只想在武威這里還是別的地方也有”
楊儀道“自然不是武威一個地方。最好是由各處醫官或者衙門牽頭。”
小甘勉強一笑“要是別的地方也有,可是一筆很大的花銷那些衙門肯出錢或者都是姑娘給另外,這若是想救人,難道是施舍一次兩次就行了的可要都想好了再做。”她小心地看著楊儀,實則是在提醒她。
楊儀想了想“藥圣當初舍這祛寒矯耳湯,是從冬至開始直到除夕,我來的早,就等江公公試驗完了那餡料如何,直到除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