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定是老天爺覺著咱們昨兒受了驚嚇,所以今兒才送了這樣的美人來犒勞咱們,”三寨主迫不及待,叫道“給我沖,把她搶上來當咱們的壓寨夫人”
望鳳河。
知縣夫人潘氏從早上天不亮起來,請了幾個進城的女人幫忙,親自動手,熬了粥,蒸了饅頭,又把先前曬的那些干菜、干菇之類的洗煮了,并要留著過年的腌肉切碎,加在粥中,弄得有幾分豐盛的樣子,分發給眾人。
潘夫人竭盡所能,一片熱絡,楊儀都看在眼里。
楊儀出門的時候,那些昨兒來到的蕭縣百姓都聚攏來,一起來的,還有望鳳河本地的幾個富戶員外,跟百姓們。
都聽說永安侯在此,誰不愿意目睹這菩薩一般的人的真容。
楊儀看著面前的百姓們,他們幾乎都站在一起,仔細看,才能分辨出哪些是本地人,哪些是昨夜跟自己進城的。
但眾人卻都統一的臉色都不太好,因為世道不佳,缺衣少食,他們一個個的臉上多少都帶點愁容。
楊儀先前跟謝知縣說起了五味子的事情后,心里就有一個想法。
她先跟謝知縣說了。
謝知縣聽后說道“留不留,只要永安侯一句話。您拿主意就是了。”
楊儀道“我雖心愿叫他們留下,但也要謝知縣量力而為。”
“不瞞大人,若放在之前,下官確實為難,只不過方才大人跟我說了五味子的事情,假如、假如是真的,別說這一百個人,就算是二三百,五六百,那望鳳河也是能容得下的只要有錢什么都好辦。”謝知縣懇切地說。
原來楊儀先前提出的,就是跟謝知縣商議,讓那些蕭縣來的百姓們暫且安頓在望鳳河。
畢竟從此處再往威遠,至少還得兩天的路。
除了姑娘山這里的土匪外,其他各大大小小的攔路賊匪,卻也防不勝防,誰能說得準。
不如且讓他們留在此處安居。
當然,前提是得有生計。
如今這望鳳河的生計,就是山上的那些五味子樹。
楊儀在姜斯徐明眾人的陪同下,帶了豆子,出城。
謝知縣叫了一個老仆人,親自領路。
昨兒晚上夜間進城,自然看不清路邊的光景。如今乾坤清明,出城后七八里,便看到兩側的溝谷溪河,而在溝壑之中,時不時可見一些纏藤枝蔓,上面綴著若干細碎的小果子,真如曬干了的葡萄一般,細碎可愛,有的還掛著雪。
謝知縣的那老仆人道“就是那些了不過現在已經干了,味兒不好吃。”
說著便沿著溝邊滑下去,慢慢地到了那邊兒,摘了一些回來給楊儀看。
楊儀細看之后,果真是干了的五味子,一時唇邊露出笑容。
又走了一陣,還發現了好幾棵極高大的五味子樹,楊儀越看越是欣喜,而謝知縣瞧著她臉上的笑容,知道這里的“五味子”得了永安侯的首肯,心里也跟喝了蜜一樣甜。
此刻他看著那些原本不起眼的樹,哪里還是樹,明明是一顆顆掛著銅錢、不,是元寶的搖錢樹。
逐漸正午,正欲打道回府,豆子向著大路上汪汪地叫了幾聲。
姜斯眾人立即戒備,但很快,他們發現,騎馬而回的是原先跟著初十四出城的一名侍衛。
那侍衛看到眾人在此,也甚是驚喜,趕緊勒住馬兒。
他翻身下地,跪倒“啟稟永安侯,十四爺叫屬下回來報信,已經拿下了姑娘山讓永安侯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