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星臣派人張貼之時,便下令讓兵備司好生維持城內秩序,若百姓們有匆忙逃南城的,好生疏通,千萬不能引發踩踏擁擠等等。
不料,布告雖張貼了出去,但俞星臣意料之中的百姓爭相奔逃的場面,卻并沒有發生,風平浪靜。
這簡直出乎他的意料,畢竟俞監軍從來都是“妙算神機”,絕少出錯。
他幾乎覺著是不是布告沒有貼好大家還未看見,又或者是自己用詞太過“委婉”,百姓們尚且不知事情的嚴重性
非得叫他寫明是三十萬大軍壓境不成。
忙派人出去探聽,傍晚時候,羅洺白四等回來,道“俞大人,不是您沒寫清楚,是那些百姓們不肯走。”
“這是什么話”
羅洺搖頭道“我們走了半個城,那些鄉親們都在說,如今永安侯,俞監軍都在這里,定北城自然是最牢靠的,別的地方都比不上定北城。他們還說,永安侯跟俞監軍都沒有走,他們難道就這么惜命的”
白四道“還有人打聽,問永安侯跟俞監軍走不走呢。我跟他們說是不會走的,他們越發安心,一個個完全不當回事兒。”
俞星臣無言以對。
他算盡所有,卻低估了楊儀在百姓們心目中的威望,只要是永安侯在的地方,那必定是安然無恙,永安侯都不肯離開,他們自然也愿意死守。
夏州方面,又連連傳來戰事落敗的軍情。
俞星臣看著那些“急報”,心中卻生出一種奇怪的感覺。
這似乎輸的有點兒太“麻利”了。
到底是朝廷兵馬太不堪一擊,還是北原人太過強橫,還是
他趕忙凝神,又仔細看了遍急報中的傷亡字數。
當看到那些似曾相識的數字兒后,俞星臣的雙眼睜大,臉上隱隱約約透出一點奇異的淡笑。
他舉起一張紙,站起身來往外就走。
靈樞正自外頭來,經過楊儀的調治,這幾日他恢復的極快,看俞星臣著急向外,忙道“大人,去哪兒”
俞星臣道“楊儀呢”
靈樞道“這會兒自然是在醫官署。有什么急事么”
到定北城之后,除了給兵備司的幾位重癥看診,楊儀抽空便去城中的醫官署,選拔醫官,教導醫術。
確實也給她挑出了幾個不錯的好苗子,比如那天那位擅長針灸的青年醫官,另外還有四位不錯的民間大夫,也給她調到了醫官署里。
再過幾日,只怕這定北城里缺醫少藥的局面便將成為歷史,民生日好,也難怪百姓們不肯走。
俞星臣本想等楊儀回來,可又按捺不住,還是親自前往。
卻正見楊儀自醫官署內出來,身后跟著一群大夫,有的白發蒼髯,有的正當年青,也有十七八歲的后起之秀,齊齊出來,且走且還有人不時問些什么,等她解答。
而在醫官署外,許多百姓們因知道楊儀每天這個時候到醫官署來,也都苦苦等候,想要一見永安侯的真容。
如今整個北境,提起永安侯來,比神明且靈驗。
甚至說,但凡有個頭疼腦熱,只要看一眼永安侯,立刻就能不藥而愈,就算無病無災,看一眼永安侯,還能長命百歲呢,這說法竟十分興盛。
楊儀正扶住了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抬頭卻見俞星臣在那里下了車。
連日來,他的臉上第一次露出一點晴色。
楊儀畢竟了解他的脾性,望著他如同陰霾之上乍見晴藍的神情,心不由跳快了幾分。
眼睛望著俞星臣,正欲走過去,手臂卻被人一把拉住。
楊儀還未回頭,耳畔有個聲音笑道“我在這兒呢,看他做什么”,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