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時空中擋水板的清潔機不斷更新換代,成為非常微小的一項技術,上點心的技術工人都能據此發明一項專利。
但現在原材料和知識結構倒退回五十八年前,現在采用的是三折90度的人形玻璃擋水板,通過浸泡后的擋水板,清潔機一天只能洗八塊。
將愛立帶到擋水板的清洗室,拿出一張簡略的草圖給沈愛立看,“沈技術員,我想到了一種擋水板清潔機的改良方式,這是大概的草圖。”
沈愛立接過來一看,確實稱的上簡略,只描畫了一個輪廓,每個零件就用大小圓圈代替,旁邊標注。雖然這樣,她大概也能看出輪廓來,其實在將材料比對、機器結構角度略做調整,模型完善一下,她覺得就可以做出實物來。
孫有良遞給沈愛立以后,就頗緊張地等待著審判,過了十來分鐘,就聽沈技術員道“孫同志,如果這個機器做出來了,我想應該會很大程度節省擋水板的清潔時間和人工,后面我畫一個詳細的圖,你可以給制造科的陳主任看下。”
“哦,不,不,沈技術員,我這就是一個想法,要是這個機器真能做出來,主要還是你的功勞,我這就是快轉正了,想著你交提議的時候,在后面帶下我的名字就行。”
沈愛立看到他這樣微小的心愿,心里頗感覺哪個年代的人活著都不容易,誠懇地道“孫同志,我不會搶占你的功勞,在我的提案里,你肯定放在第一名。”雖然如果這件機器革新成功的話,投在期刊上的署名也是“漢城國棉一廠”,但是在工廠內部,已然是一件非常大的功勞。
孫有良激動地緊緊握住沈愛立的手,“沈技術員,非常謝謝,你真是一個好人”他沒有想到他這個想法不僅會得到沈技術員的認可,而且人家一點不想搶占他的功勞,這實在是太出乎他意料了。
畢竟他還是見習期,正式的員工搶占他的成果也不會有人非議的,他只是想在后面掛一個名,能夠轉正就行。
其實關于擋水板的問題,沈愛立還知道別的法子,比如在噴水總管上面再安裝一個水管,對著擋水板噴,使擋水板的使用周期更長一點,但是這個就要改造噴水室的構造,比較麻煩,沈愛立按下沒提。
和孫有良又商量了一下清潔機夾擋水板兩面的材質,沈愛立就回制造科重新繪圖去了。
而孫有良在激動、欣喜、欽佩的復雜情緒之下,去找給他提建議的機保部的陳舜聊天。
陳舜聽完原委后,激動地道“沒錯吧,我就說沈技術員一點不藏私,人還光明磊落,雖然也是個初出茅廬的新同志,卻頗有肚量。”
孫有良也道“還好老兄你和我說了先前裝踏盤軸孔眼的事,我這個心事悶在肚里大半年了,想說又不敢說,怕白給別人搭橋了”
陳舜拍了拍孫有良的背,感慨地道“老兄,我懂,我懂”他們學徒出身的技術員,吃的苦別人真是沒法想象,想從師傅手里學一點真才實學的技術,那可真是拿出哄老祖宗的勁頭來,這也就是華國解放了,放在解放前,還不得到師傅家里給人家當牛做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