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不會及時反應過來,宋巖生那邊出了問題。
其實只要過了這個月,哥哥就會被摘帽子,回到漢城上班,工資也會翻一倍。
楊冬青的虧空可以慢慢還,而原主這時候已經被舉報,自己都焦頭爛額,壓根沒心思管家里的事。所以原書里,這一次楊冬青就是栽跟頭,對她的影響并不是很大。以至于她當時看書的時候,對這一段并沒有多留意,一直以為宋巖生是出獄以后和楊冬青搭上線的。
沈玉蘭想了一會,嘆道“也是我們家和這個孩子沒有緣分,”拍拍女兒的手道“小妹,你不要多想,這件事和你沒有關系,她自己種的因結的果。”兒媳倒買倒賣這一件事,讓沈玉蘭實在過于震驚。
她自認對冬青比較照顧、關心,錢財上很少有不伸手的時候,愛立對這個嫂子也是仁至義盡,但是還能因為貪欲而發生這樣的悲劇。
“等你哥哥回來,讓他接冬青一起去宜縣那邊吧”沈玉蘭已然意識到,楊冬青的行事作風和她的觀念大相徑庭。
有些認知、觀念的隔膜和分歧,并不是說住在一個屋檐下,就能消弭。
楊冬青和他們家完全不是一種人,若是以前,沈玉蘭還能想著她不在乎兒子的右`派身份,俊平又常年不在家,對她多照顧一點。
但是現在,知道楊冬青投機倒把以后,沈玉蘭連應付的心思都沒有,她覺得和兒媳已經無法溝通,她堅信愛立或者俊平就算有這么想要的,也是靠自己的努力光明正大的去獲取,而不是鉆漏子走偏門。
她無法理解楊冬青這樣做。
沈愛立望了眼媽媽,微微垂了眼。這一瞬間,她感受到了媽媽對她的保護。
她看書的時候特別心疼媽媽,特別羨慕愛立有一個這樣的母親,信任她、保護她,就算自己在十年中處于很困難的境地,仍舊要為女兒尋求真相,她是用生命去保護和愛這個女兒的。
上一周回來的時候,她一度認為,哥哥有了小家以后,無論是原主還是她,都是被這個家排斥在外的。
但是這一刻,她還是感受到了媽媽對她的保護,怕她歉疚、自責。
就聽媽媽又道“你也不要擔心你哥哥那邊,他是明辨是非的性子。”沈玉蘭沒有說,要是俊平知道楊冬青做的這些事,怕是自己都無法面對她和愛立。
這孩子,從小就覺得家里對妹妹虧欠。她生愛立的時候,俊平才六歲,但她有時候總覺得那一年的事,他好像一直都記在心里。
正聊著,遇到了婦產科的姚主任,喊了聲“沈大姐,哦,愛立也在,這是冬青的報告單,你看下,還是要盡早動手術。”
沈玉蘭點頭道“這事還要麻煩你們。”
姚主任和沈玉蘭是老交情了,忙道“應該的,”頓了一下又勸道“這種事,也很常見,你們也不要多想。”
沈愛立回家吃了飯,也沒有再去醫院,就回廠里了,臨走的時候和媽媽道“媽,端午哥哥不是回來,你去我那住幾天吧”
沈玉蘭稍微想了一下就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