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百戰不怠,沈愛立不清楚林青楠的行事方式,但是舒四琴清楚。
舒四琴也是老操作工了,和林青楠一前一后入的國棉一廠,在操作技術上很有自己的心得,沈愛立之前在車間輪崗的時候,就和她聊得還行,此時對愛立道“主任,你放心,她那些花花腸子,我都見過好幾回了,我知道重點在哪預防。”
沈愛立還不放心,又對車間技術員鄭衛國道“鄭技術員,麻煩你今天多注意下機器,特別她們交接班的時候。可不好再因什么人為問題造成事故,雖然我也能修,但是畢竟影響生產進度,耽誤廠里的任務。”
鄭衛國知道這一句“我也能修”是敲打他,卻毫不在意,憨厚地笑笑道“沈主任,您放心,我明白著呢”
他是知道沈愛立非常得機保部齊部長和制造科陳主任的賞識,人齊部長一度還想把人拉到他們機保部去,想了一下,試探著問道“沈主任,我聽孫有良和陳舜他們都說,你修機器厲害的很,你有沒有時間給我們這些學徒出身的技術員搞個學習培訓班,稍微指點指點”
沈愛立愣了一下,“鄭技術員,你太高看我了吧,我才畢業不過兩三年,你們都是從學徒做起來的老師傅了,中間吃了多少苦,才練出來的手藝。”
這話讓鄭衛國又感動又傷感,搖頭道“不瞞您說,我們雖然在這廠里也打滾了好幾年,但是技術這一塊,還是要師傅帶,不然就是睜眼瞎,都是吃這一口飯的,按照老傳統,都怕吃飽了徒弟,餓死了師傅,我們很多人就是學個皮毛。”
說到這里,又有些不好意思地道“也就是聽陳舜和孫有良說,您一點不藏私,我才厚著臉皮和您說一說這事,其實我們這些人私底下討論了好幾回了。”雖然沈主任不一定是全廠業務能力最好的,但是肯定是為數不多,不藏私的,愿意指導他們的。
他們也不求學什么拔尖的技術,就是想有人稍微帶一帶,指點指點,基礎的業務技能能夠提升一點就成。
又怕沈愛立不答應,忙道“就是一些基本的機器保全、維修知識就行。”
沈愛立沒有一口回絕,想了一下道“我覺得說跟我學習太不合適了,這一說出去,大概廠里技術員都要笑我不自量力。”
她也明白鄭衛國的意思,這個年頭不像后世,有很多學習視頻和工具書之類,技術這塊,沒有人分享和交流,確實自己很難摸索出來,尤其是現在很多機器都是國外產的,維修說明書也是外文文字,對他們來說,確實很有難度。
鄭衛國也就是一激動將心底話說了出來,也沒想到人會答應,聽沈愛立這么說,就覺得果然如此,只是還沒來得及喪氣,就聽沈愛立又道“但我覺得你這個提議很好,我們可以向廠里申請,搞一個機器保全興趣小組,有時間一起交流一下。”
鄭衛國頓時眼睛一亮,“哎,太好了,謝謝沈主任,您這個提議太好了,這事我回頭就和技術監督部、機保部、生產技術部門的同志都提一提,大伙兒肯定高興的不得了。”
他們這幫學徒出身的技術員,本身就是個半桶水晃的水平,學多學少,完全看跟著的師傅心善不善,別說系統的學習和培訓了,沈技術員不僅業務熟練、又愛學習、動手能力強,她要是愿意稍微提點一點,他們肯定都受益不淺。
見沈愛立答應,鄭衛國對她剛才提的機器故障預防問題,更為上心,提醒道“主要人為的故障,還是螺絲的松緊、棉包里有硬雜物之類,我這邊這幾天等交接班的時候,多注意下機器,您讓人也看好棉包。”
那些人大的故障是沒膽子搞的,就是這些小修小打的問題,他們車間技術員,對這些事兒門清。
再大點,也就是上次像王元莉曠班那回,多臺機器一起故障。想到這里,對沈愛立道“還有棉花回潮的問題,最近雨水多。”
沈愛立點點頭,感謝鄭衛國的提醒。
然而,沈愛立提防了兩天,車間生產一切如常,到了周末,到底想著哥哥的傷勢,還是坐公交車回去了一趟,壓根沒想到,不過兩三天的時間,哥哥嫂嫂就真的鬧到離婚的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