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妹倆人就在不同的思維方式之下,達成了統一意見。
沈玉蘭回來的時候,手里還提了兩個籃子,滿滿一籃子的牛陂豆絲和半籃子的魚干,指給女兒看道“愛立,鐸勻的姐姐不是說,喜歡吃豆絲和魚干嗎,媽媽又讓李嬸子鄉下的親戚給收了點,我又做了不少腌菜,下午我倆去郵局再寄過去。”
愛立過來看了眼,笑道“媽,多美姐姐收到肯定高興壞了”
沈玉蘭望著女兒道“人家姐弟倆也是不容易,父母去的早,多美又是遠嫁,這想吃口家鄉的東西,怕都找不到人給寄去,你既然和鐸勻處對象了,我們也算是一家人。”
看了一眼兒子的房門,低聲和女兒道“而且多美還為你出頭,將心比心,媽媽給人家寄點吃的,也是應該的。”上一周聽女兒說了樊多美罵楊冬青的事,沈玉蘭就琢磨著給樊多美再寄點吃的,人家對她女兒上心,她這做媽媽的,自然也該表示表示。
要說以前,沈玉蘭雖然也對楊家人客氣,但是到底看不上那一家人的做派,不像現在女兒這邊的準親家,她是打心眼里滿意。
愛立笑道“媽,哥哥都知道了,我剛和他說了多美姐姐碰到楊冬青的事。”
沈玉蘭壓低了聲音問道“沒說什么吧”
“沒有,淡淡笑笑的,就說多美姐姐大概會給她顏色看。”
沈玉蘭這才松了口氣,前些天兒子拒絕了姜蓉蓉,她心里還有些失落,就怕兒子還惦記著前頭那個,現在聽女兒這樣說,才終于放下心來。又問女兒道“鐸勻最近有沒有來信啊”
“有,說是最近又要去白山縣調研,估計得半個月到二十天呢”
沈玉蘭道“那去的還挺久,你沒事的時候,也給人多寫寫信。”沈玉蘭想著,女兒既然已經和樊鐸勻處對象了,那就好好經營這段感情,她是過來人,知道年輕人情感熾熱的時候有,熱情退卻的時候也早晚會到,感情也需要維系,互相體諒、鼓勵、溫暖才能長久。
母女倆正輕輕地說著體己話,就聽到樓底下小安安大聲喊著“姨姨,姨姨,有人找”
沈愛立忙出來朝樓下一看,發現是保衛部的小李,有些奇怪,小李最近見到她都是繞道走,怎么忽然來她家這邊找她怕不是有什么急事忙下樓問道“李同志,你怎么到這來了,有什么事嗎”
李柏瑞道“有兩位宜縣紡織廠的同志過來,說有個關于離心風扇的問題,想和你請教下。”
這句話,怎么聽著都有些奇怪,“那怎么過來找我了咱們廠里不還有梁婭、王恂,比我資歷都高多了。”沈愛立可不會覺得,自己到了能代表廠里出去給人解決疑難問題的水平。
李柏瑞道“他們就是特地來找你的,”見沈愛立有些困惑的樣子,補充道“他們是看到了漢城晚報上那篇文章,知道你和毛麻廠的幾位同志,有志于攻克各類紡織領域的疑難問題,特地來請你們幫忙的。”
“啊”沈愛立壓根沒想到,那篇報道,還能給自己找活來,一時情緒復雜。見小李特地跑一趟過來,還是道“行,你等我下,我馬上就來。”
回樓上和媽媽打了聲招呼,把樊多美的地址寫給了媽媽,就跟著小李往單位去。
一路上,小李都保持沉默,沈愛立也不知道和他說什么,看到他,就想到上次朱自健用煙頭燙他手的事,忍不住朝他手看了一下,見那個方向隱隱有個疤。
心里暗罵朱自健不是個東西,狗仗人勢,欺負她們小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