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鐸勻笑笑“大概是能的。”如果那位女同志收了下來,大概和大舅哥的關系也漸漸明朗了。
樊鐸勻伸手把愛立手里的箱子也接了過來,“我來吧你餓不餓回去想吃什么”
“咱們隨便吃點吧,回去收收撿撿,做做衛生也就到中午了。”
沒想到,倆人一進家門,發現家里里里外外都收拾的很整齊,各個角落都被仔細打掃了,比他們走的時候還干凈一些,顯然是姜蓉蓉做的。
書房里的桌子上還有一封信,是姜蓉蓉留給他們的,只見上面寫著
“愛立,當你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我已經在前往邊疆的火車上了,感謝你們一家對我的幫助,我在寫這封信的時候,還在想,如果沒有遇到你們,我現在該出現在哪里我想可能是醫院的病床上,也有可能是藏家,謝謝你們讓我重獲新生。等到了邊疆,我會積極地工作和生活,為祖國的發展和進步貢獻一點自己的力量,我想那里實在是我最好的去處了。等到了邊疆,我會第一時間給你們寫信回來。再次感謝你們一家對我的幫助。”
愛立想去周家問問姜蓉蓉最后順利上車沒,忙打開行李箱,把送給周小茹的梳子找了出來,樊鐸勻提醒她道“現在周叔和小茹肯定都在上班,怎么也得到中午呢”
愛立想想也是,她坐了二十多個小時的火車,蓬頭垢面的,現在也不適合立即就去單位里找小李他們。
樊鐸勻勸道“也不急在這一會兒,你先洗漱一下,中午周叔他們就回來了。”等燒好了熱水,愛立去洗漱,樊鐸勻自己轉身出門去菜市里買菜了,準備晚上請周叔和李柏瑞幾個到家里來吃飯。
不想,中午愛立還沒到周家,小茹反而來敲她家的門了,一見到愛立和樊鐸勻,就笑道“我算著日子,你們今天回來的,中午一下班,就騎著車趕回來了,蓉蓉姐前天順利走了。”
沈愛立心里一松,“姜家那邊來人沒”
“來了三個,有個是他堂哥吧就要上火車去直接把人帶走,還把自己的工作證拿出來了,差點把列車員給唬到了,還是張揚和宜福倆個,把他家不要臉的事說了出來,列車員才沒給他上車,還說這一路上會幫忙照看一點蓉蓉姐。”
周小茹一口氣就把事情說清楚了,愛立忙給她倒了一杯水,“這次真是辛苦小茹你和宜福他們了。”
周小茹爽朗地道“沒事,他們樂意的很,他們管這叫行俠仗義。”忽然又道“哦,愛立,我想起來了,李柏瑞說宜縣那邊給你寄了封信來,到了兩三天了,讓你回來了去拿。”
“哎,好,小茹,我現在就去,你和周叔說下,晚上都來我家吃飯,我一會喊李柏瑞、張揚和金宜福他們晚上也來。”
等周小茹應了下來,愛立就去單位里找小李取信。
倆人見面,愛立又說了幾句感謝的話,李柏瑞搖頭道“都是朋友,愛立你不必這樣客套。今天這邊又來了一封你的信,是京市寄過來的,你剛好一起拿去。”
愛立接過來一看,是李婧文寄來的,忙和小李道了謝,讓他和張揚、金宜福說一聲,晚上一起來家里吃個飯。
等回了家,愛立先看了宜縣程潛寄來的信,是問她姜斯民的事,并且讓她回來以后,給他們去份電報。這封信的日期是12月30號,她那天也寫了一封信給他們,就是說姜斯民和姜家的事,想來程潛那邊應該已經收到了。
為了以防萬一,準備下午再去給程潛拍個電報。
又看了李婧文的信,這封信很厚,捏在手里就很有份量,打開一看,還有他們幾人在搬離青市紡織廠之前的合照,以及到了京市紡織科學研究院的合影,忙遞給樊鐸勻看,“真的到紡織科學研究院了,大家估計都累得夠嗆,看著比先前都瘦一點,特別是徐春風。”
愛立原先以為徐春風瘦了下來,是因為近期累得,等看了信以后,才發現事實并非如此,瘦是沒錯,但不是因為搬家搬單位,而是因為程攸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