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媽媽道“蓉蓉姐從邊疆回來的那天,張揚一聽我說,就立即請了假,跟著我去車站接人。當時我還以為,張揚只是人比較熱情而已。”
張揚之所以等到現在才出手,大概是先前以為蓉蓉姐是她準二嫂,沒有好表露感情,隨著她媽媽認蓉蓉姐當了干女兒,明眼人都知道蓉蓉姐和她二哥,是徹底崩了。
問媽媽道“二哥給你回信沒有說什么嗎”
沈玉蘭點頭,有些嘆氣地道“回了,說他本來準備等蓉蓉回邊疆,就和蓉蓉提結婚的事,沒想到蓉蓉下了這么大的決心,不回去了。哲明的話,我也和蓉蓉說了,她沒說什么。”
愛立知道,沉默本身就是一種態度了。
沈玉蘭又和女兒道“我今天也不回去了,在這邊照顧你幾天。”
愛立道“沒事,媽,你忙你的,對了,你去京市的火車票買了沒”
“還沒有,”沈玉蘭頓了一下,和愛立商量道“愛立,我剛想了下,你這畢竟是頭胎,我還是不去京市了,在家里照顧你吧”
“不用,媽媽,我好著呢,隔壁周叔還會中醫,鐘琪也離得近,都能照應一點。你和賀叔從結婚就一直分居,好不容易盼到你退休了,你還不過去,賀叔心里不知道怎么失落呢”
愛立見媽媽還猶豫,又提議道“你先去半年,等6、7月份,我肚子大了些,你再回來。”又誠懇地道“媽,你這大半輩子為了我和哥哥犧牲、讓步了很多,我希望你也能有自己的生活,享受自己的人生。”
她的媽媽已經五十多歲了,愛立不想媽媽再為他們兄妹而蹉跎自己的人生。
沈玉蘭眼眶微濕,點頭應下,“好,媽媽聽你的,那你要是哪里不舒服,可得給我拍電報。愛立,媽媽一直覺得對不起你,要不是那一年媽媽沒有多關心你,你身體也不會這么差。”
愛立知道媽媽說的是1964年,她得浮腫病的時候。“媽,那都多少年前的事了,我早調理好了,你不要再多想。”
“嗯,好有事還是要給媽媽拍電報。”
“好的,媽媽”
時間匆匆,一眨眼就到了1974年的9月底,漢城的天氣,一下子涼快了起來,就是路邊的樹又開始掉葉子。
“沙沙沙”一個大爺正拿著掃帚在清理落葉,一個穿著一身綠軍裝,肩上背著一個軍綠色大包的年輕人,攔住他問道“同志,請問甜水巷子是在這附近嗎”
老大爺看了他一眼,笑問道“部隊里回來的”
賀哲明笑道“建設兵團。”老大爺往前指了一下,“前面那個巷子就是,快去吧”
“哎,好,謝謝大爺。”
賀哲明按著信封上的地址,停在了17號門前,正朝院子里面張望著,一個扎著小揪揪的小女孩沖到他面前來,“找誰啊”
倆個人隔著一扇鐵門,小女孩三歲左右,賀哲明比劃了下她的身高,大概有97厘米,“我找樊心艾小朋友你認識嗎”
小女孩立即皺起了小眉頭,嘀咕道“這名字有點熟,”很快又抬起頭,脆生生地道“不認識,你找錯了,去別家找找吧”
賀哲明忍了笑意,輕聲問道“那你家都有誰啊”
“有爸爸,媽媽,慶慶,還有張奶奶。”小女孩掰著手指頭,一個個說給賀哲明聽,最后提醒他道“就是沒有你找的樊心艾。”
“那你媽媽在家嗎說不定你媽媽認識樊心艾呢”
小女孩撲閃著大眼睛,軟糯糯地道“嗯,可以的,你等下,我幫你去喊。”說著,小腳噠噠地往西邊的書房跑,一邊喊道“媽媽,有人來問人。”
沈愛立正在畫著圖紙,準備畫完就給黎東生同志寄過去,見女兒忽然跑了進來,只得放下了手中的畫筆,笑問道“誰啊,慶慶認識不”
小家伙如實道“不認識,說找樊心艾的。”
“樊心艾”愛立立即站了起來,以為是她和鐸勻的同學,故意和女兒打趣。等牽著女兒的手出來,就見門外站著一個穿著綠軍裝,背著一個大大的綠帆布包的男同志,一眼看過去,還有幾分眼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