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伏景光的注意力下意識停在那雙眼睛上。
這是一張彩色照片,但從少年的衣服到背景構圖都是一片黑白色,只有少年的眼睛是其中唯一的色彩,但盡管如此,少年的眼神也談不上明亮,反而帶著一種被雨水打濕的陰影感。
他就那樣看著鏡頭,也像是透過照片,在看著諸伏景光。
隔著數年的時光。
“啊,就是他。”
老院長從諸伏景光的身后走了過來,盡管時間已經過去了那么久,他的記憶力也在隨著年紀的增長逐步下降,但他依然一眼就認出了那個曾經在他這里生活過的孩子。
“唉,這孩子可乖了,只是命不好,”老院長聲音帶著嘆息,“從出生就體質弱,是被人拋棄在街上,最后才送到我這里的,但因為體弱,最開始也一直沒什么人愿意領養他,好不容易等到好心人,結果卻變成那樣。”
“不過阿尋那么好的孩子,在天上也一定會過得很好的。”
諸伏景光先是一愣,然后迅速回過頭“您叫他什么”
老院長被他突然抬高的聲音嚇了一跳,諸伏景光立刻意識到自己剛才的表現有些不妥,放緩了聲音問道“不好意思,我剛才沒怎么聽清,您剛才叫那個孩子什么”
“叫阿尋,”老院長說道,“他剛被送過來的時候問什么都說不知道,也沒有名字,所以我就給他取了一個。”
見諸伏景光的神色非常奇怪,老院長疑惑道“這個名字有什么問題嗎”
“沒什么只是,”諸伏景光的視線重新回到那張照片,“我認識一個人,他剛好也叫這個名字。”
“是嗎”老院長并沒有多想,“那可真是巧啊。”
雖然尋這個名字不算常見,但也沒有特別稀奇,偶爾遇到撞名的情況也很正常。
但這真的僅僅只是巧合嗎
諸伏景光看著照片上的少年,腦中下意識回想起了羽柴尋的樣子。
少年的面容和他記憶中的青年并不完全相似,這是很正常的,就算是同一個人,少年狀態和青年狀態看起來也可以完全不同,但就算僅從他們眉眼間的那些相似點判斷,照片里的少年和羽柴尋哪怕不是同一個人,之間也必然有著一定的親緣關系。
但是不對。
諸伏景光第一眼看到照片就感到了熟悉,但他第一時間也并未把少年往羽柴尋身上去想。
理由很簡單,羽柴尋是白發。
照片里的少年卻是一頭純粹的黑發。
孤兒院里的孩子自然不會在這么小的年紀就去染發,顯然,這就是那個少年天生的發色。
可羽柴尋同樣沒有染發的跡象,事實上,染發的效果是很明顯的,如果真的是后期染上去的顏色,諸伏景光不可能看不出來。
諸伏景光忽然想到了一個可能。
又或者,對方的發色其實是自然變成那樣的。
可羽柴尋也就只有二十出頭的年紀,照片里的少年僅有六七歲,這種衰老帶來的變化顯然不應該出現在他的身上
老院長看著眼前的男人神色忽變,然后立刻去旁邊給人打了個電話,他有些不明所以,但老院長也沒有去追問什么,他的年紀已經很大了,很多事情他都搞不明白,因此也不去想。
他的目光緩慢又遲鈍地回到那張邊緣有些磨損的照片上。
人老了就是這樣,看到熟悉的東西就會去回憶以前的事,在老院長的記憶里,阿尋的體質一直不是很好,他也曾經帶對方去看過醫生,但得到的回答都很統一。
如果沒有足夠的經濟條件專業的療養環境,他是很難好起來的。
這也是大部分
領養人過來的時候第一眼總是先看上長相精致得像個人偶的阿尋,但卻在了解具體情況之后選擇放棄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