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廷瓚試著分析了一下“皇上既然不知道二弟的名字,許是從哪里聽說二弟聰慧,這才想要見一見”
康熙如果是聽說哪家的孩子聰慧就要抽時間見的人,張英就不會煩惱這么久,他更怕康熙此舉具有某種他還沒品出來的深意。
誰讓他先前帶著妻子兒女回到家鄉,大有多住上幾年的意思呢這是怕康熙不知怎么想起來,突然翻舊賬呢。
張廷玉今年十一歲,比同一年出生的大阿哥還小半歲,聽說自己小小年紀即將面圣,面上毫無擔憂之色,反倒是父子三人中最淡定的那一個。
“皇上怎么說,我們就怎么做,父親不必太過憂心。”
康熙以孝治國,仁愛百姓,就算真的想要翻舊賬,也只會在父親身上找茬,貶官都比禍及子女的可能性大。
父子三人思索良久,都無法從康熙的一句話中猜測出背后的目的,再怎么擔憂也無濟于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兩日后的下午,張英帶著張廷玉進宮面圣。
“臣張英攜子張廷玉拜見皇上,拜見太子。”
康熙“起來吧。”
看著龍案下方低眉垂首的張廷玉,忽然說“抬起頭來。”
張英“”
張廷玉“”
不知道為什么,總有一種選秀的即視感。
張廷玉微微抬頭,足夠讓坐在上方的康熙看到他的臉,自己卻不敢直視圣顏。
很快他就發現身上多了兩道視線,一道來自正上方,也就是康熙,另一道來自側面。
張廷玉早前就聽說皇上把太子帶在身邊親自教養,但他進來的時候看到側面有兩張桌子,都坐了人,杏黃色衣袍的坐前面,應該就是太子。
來自側面的這道視線中更多的是好奇,應該是另一張小桌子的主人。
也不知道是哪個阿哥,竟擁有和太子一樣被皇上親自教養的待遇。
思緒流轉間,就聽康熙說“胤祚,過來看看朕給你找的哈哈珠子。”
張英
張廷玉
父子倆完全沒想到這面去,不是因為漢人不當哈哈珠子,而是宮里沒有哪個阿哥的年紀要找哈哈珠子啊。
在上書房讀書的大阿哥到四阿哥都已經有了哈哈珠子,五六七三個阿哥都才三歲,還在啟蒙的年紀,哪里需要哈哈珠子
哈哈珠子一般只比阿哥大幾歲,張廷玉今年十一,過年十二,都是快要娶親的人了,嚴重超齡。
可他們也沒聽說皇上有了流落民間的新阿哥。
什么情況
張英和張廷玉摸不著頭腦,胤祚也很懵,懵逼過后就是警惕,宛如一只渾身炸毛的小奶貓。
“汗阿瑪,你不是說了允許我遲一年去上書房嗎為什么現在就開始找伴讀了”
比起“紈绔失格”“疑似三歲就要開始內卷”的事,一代名相張廷玉即將當他的哈哈珠子都得往后放。
康熙飛來一眼“你不是缺人嗎”
除了哈哈珠子,他哪來第二個更順理成章的借口往兒子身邊塞人
胤祚愣了一下,他是缺人沒錯,可張廷玉是有名的宰相誒,這樣的人被他拉去搞化學,真的好嗎
會不會無形之中把未來的宰相給蝴蝶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