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胤祚有所察覺,又不太清楚究竟怎么了,旁敲側擊地問了問,太子不愿說,他也只能當只乖乖任太子rua的小兔子,好在太子很快恢復正常。
天氣愈發冷了,穿著愈發厚實,內務府木匠們教導的成果也出來了。
有了那么多小太監打下手,要做些什么也更容易一些,胤祚開始制作珍妮紡紗機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端。
很多人覺得工業革命是被一個男人一腳踢出來的故事很有趣,很容易加深記憶。
對理科生而言,這些不過是一筆帶過的知識,可胤祚聽說后非要鉆研原來的紡紗機和珍妮紡紗機的不同,究竟是怎么改的。
他想知道紡織機是怎么工作的,紗錠長什么樣,那橫的紗錠被一腳踢成豎著的紗錠是怎么回事,飛梭究竟是個什么東西,為什么能夠提高織布的效率,紡紗和織布之間有什么關聯。
整個人就像一個活的十萬個為什么,抓著老師問,老師回答不出來,就自己去圖書館找資料,自己研究。
這在學業緊張很多人刷題和睡眠時間都不夠的重點高中實驗班,是非常不可理喻的一件事。
胤祚沒少被人當成奇葩,在背后指指點點,說他每天不務正業依然名列前茅,也不知道是不是通宵學習還硬裝隨便學學,說學霸的腦子可能就和別人不太一樣。
其實這個就和他小時候玩魔方、模型塞車,玩到一定程度會把東西拆開來,好好看看里面是怎么回事一個道理。
怪胎、奇葩、神經病這些詞匯從小伴隨著他。
誰料到同樣的事放到大清,他就成了旁人眼里的神童,會為大清帶來繁盛的希望呢
胤祚其實挺搞不明白的。
按理來說,現代的思想更為開放,應該更容易接受個體之間的差異,誰知道那些人反倒不如古人呢
現代的時候,他的所作所為只是廢一件自己的玩具,拆開以后會照舊拼上去。
這時候卻是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把同樣的東西從零開始做出來,哪怕他一次又一次地失敗,康熙也不曾說過他什么。
哦,還是說過的。
原話是“你想做生意,朕也由著你,失敗了賠錢了朕都會幫你兜底。”
說話的前后語境雖然是為了翻舊賬,其中沒有一個字是假話,表達出了康熙對兒子的無限縱容與寵溺。
胤祚有時候會想,自己還是挺幸運的。
前世的父親在父母的干涉下當了化學老師,曾經的夢想卻是想進研究所當個研究員,偶爾也會帶些東西回家研究,所以對于他這種什么東西都想拆開來看一看研究到底的性格,父親很是理解與包容,認定這就是遺傳與繼承。
每當他被同班同學或者小區里的同齡人排擠謾罵的時候,父親就會說“他們不理解,不認同,并不代表你就是不對的,這世界有一種人叫做天才,他們總是做著旁人無法理解的事,最后也走到了旁人無法觸及的高度。”
當時還小的胤祚被說服了“爸,你說得
對,我是天才,以后我會讓所有人刮目相看”
后來,他確實說到做到了。
被研究所錄取的時候,父親喝醉酒哭得像個一百四十斤的孩子,不知道是在哭自己沒有實現的夢想,還是在哭兒子替自己實現了夢想。
這一世的父親雖然是個封建社會的帝王,霸道、專治、威嚴,卻是個不可救藥的惡趣味兒控,兒子想做什么都寵著、縱著。
正因如此,胤祚不想辜負這份父愛,更想把渾身的熱情投身在建設大清上。
在這份熱情下,珍妮紡紗機成功出世。
這一天,康熙、太子、戶部尚書、大臣們通通擠在四所里,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新的紡紗機,看著有紡織經驗的宮女坐在上面紡紗。
“天哪,好快”
“這就是八倍的速度嗎”
“要是全大清都用上這樣的紡紗機,嘶”
康熙激動之下,抱起胤祚轉了個圈,“言出必行的八倍紡紗機,胤祚,你就是上天賜給朕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