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祚有些呆了,這個要怎么形容呢
“水泥路有點灰灰的,刺刺的,像宮墻那樣平坦,而且比較堅硬,重一點的東西不容易壓垮,不需要經常替換地磚。”
聽起來好處還是挺多的,但康熙并沒有被描述的這些好處蒙蔽雙眼,雙眼清明,篤定地道“凡事有利有弊,這個水泥路肯定也有弊端吧
”
“自然是有的。”胤祚道,“它會有熱脹冷縮的現象,所以水泥路中間需要留一些縫,在美觀程度上受到影響,再者就是路面太硬,會比較顛簸,輪胎的磨損嚴重,水泥路受到損壞之后,修復上有些困難。”
這一段話中出現了一些康熙和太子無法理解的名詞,胤祚花時間解釋了一下。
康熙“沒有比水泥路更好一些的路嗎”
“有,瀝青路。”胤祚道,“這個路有點黑黑的,是老爺爺那使用范圍比較廣的一種路,灰塵少、不透水、高溫穩定、低溫抗裂,比水泥路經久耐用多得多。”
康熙一聽東西那么好,不僅沒有高興起來,還下意識地就問弊端“弊端呢”
胤祚嘿嘿笑,不太自在地搓了搓手“材料暫時不太好找。”
康熙“”
太子“”
父子倆一同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
就胤祚那有好東西都喜歡往自己碗里扒拉的性格,要是能有條件先做瀝青路,那就肯定不會提出水泥路。
“需要什么材料”康熙確實有點好奇,這所謂的不好找的材料是什么。
“瀝青路分為三層,最底下用一些碎石,中間用水泥,壓實以后再上瀝青,最上面又分三層,從下到上分別是粗粒瀝青、細粒瀝青、抗滑表層,這路建起來有點厚的,而且”胤祚重重點頭,重重強調,“很貴”
光聽他這一層層地鋪上去,就知道這路建起來有多耗費時間和人力了,那自然是貴的。
能讓小金庫如此之多的胤祚說貴,康熙都沒心情問具體有多貴了。
“為什么說材料不好找”
胤祚“瀝青有煤炭瀝青、石油瀝青、天然瀝青,后兩者就不要想了,石油瀝青我搞不出來,天然瀝青老遠老遠,運輸成本太高,煤炭瀝青是煉焦的副產品,想建瀝青路得先去找煤礦。”
“大清有煤。”太子忽然反應過來,雖然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但還是很有可能的,“六弟,你是不是看宮里一直在用炭,就覺得沒有煤”
胤祚
“有煤嗎”
康熙曲起食指,在胤祚的腦門上敲了一下,“送到你面前的都是好炭,煤不適合在屋里燃燒,自然不會送到你面前,你怎么也不問問別人”
這件事確實是胤祚想當然了,吐了吐舌頭,企圖萌混過關。
“既然大清有煤礦,那就好說了,我到時候研究一下,把瀝青路安排上。不管怎么樣,瀝青路造價太高,還是得和水泥路一起混用的。”
這會兒可不是現代,可以用大量的機器代替人力,壓路機來回幾下就能把路壓得平平整整,要想做出現代的效果,得費老鼻子勁了。
杜仲膠輪胎的實驗做得差不多了,父子三人調轉車頭回去,路上針對水泥路和瀝青路又問了不少問題,搞得胤祚很想擼擼袖子立馬做兩條路出來給他們看。
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