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語氣不太好,但是不代表他沒把胤祚的話聽進去。
即便從整個大清的范圍來看,孩童夭折的概率都是很高的,以前康熙沒怎么在意,或者說是逼著自己不去在意。
他非常清楚地記得自己十四歲初為人父時的喜悅,可惜第一個兒子不到三年就早早夭折,喜悅變成了哀痛,后面生一個死一個,痛著痛著就麻了。
因著宮里孩子夭折太多,還出現過許多不利于愛新覺羅家的傳言,說他克妻克子克親,注定這輩子孤寡一生。
他不在乎也不能在乎那些流言,百般猶豫,還是將老大和老三送出宮,萬幸都好好活下來了。
老大是他十九歲時出生的,自那以后出生的兒子也不是每一個都能活下來,老三之后倒是只夭折了一個,那時他已經二十四歲了。
或許,胤祚所說真的有些道理
康熙決定回去就扒一遍皇族的族譜。
在康熙陷入沉思的期間,太子已經抓住胤祚來了一頓思想教育,大意就是你年紀還小,不要整天把成親、圓房之類的詞掛在嘴邊。
胤祚想說自己今天才是第一次說,并沒有整天,但是見到太子耳朵通紅,還要忍住羞澀教育他的模樣,怪不忍心的。
他接受過現代兩性常識的洗禮,能夠平靜地看待男女生理上的特點與差異,看個動作片或者比較露骨的言語描述都能面不改色,可那些對年紀尚幼的太子而言,怕是相當刺激的。
“好,以后不會了。”胤祚爽快地答應下來。
肉眼可見的,太子松了口氣。
康熙不覺得臭小子能有這么好說服,不過不管胤祚心里怎么想,只要不經常掛在嘴邊就可以了。
很快,他想起這一趟來皇莊的正事,故意板著臉說“朕可沒同意你把朝堂上那么多大臣全部扒拉過來。”
胤祚玩起文字游戲“可汗阿瑪你也沒不同意呀。”
康熙“”
那不是因為當時怎么回答都不太對嗎
算起來,還是因為這小子太坑爹
“那都是朕辛辛苦苦尋來的大臣,你連招呼都不打一聲”眼看著胤祚的小眉毛挑起來,即將要開口反駁的樣子,康熙立馬想起來這小子挖人之前還是打過招呼的。
“你那招呼連大臣的名字都沒說,人數也沒點,模模糊糊地來一句讓朕放人就算啊”
胤祚開始擺爛,扒拉到碗里來了的就是他的,別想讓他再還回去。
“那個時候我都不知道他們會拉誰過來幫忙,當然沒法給出指定的名字和人數,拉過來了,你不就知道了嗎”
康熙心說,馬后炮有個什么用
“你這不會還缺人吧”
“缺啊”胤祚一秒鐘從擺爛無縫切換到哭唧唧,“汗阿瑪你都不知道,我這已經缺人缺得想把兄弟們拉過來幫忙了。”
康熙“”
太子“”
至于嗎
張英、索額圖、納蘭明珠、李光地,哪一個不是康熙重用或者曾經重用過的大臣他們身邊圍聚的少有庸才。
方才在后院圍觀混凝土鋼筋墻壁測試的官員里沒有姚啟圣,也沒有近期精簡折子內容的幾人,可想而知,出現在這里的人數不過是九牛一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