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得有人為鋼筋混凝土堤壩做擔保。
而作為研究者和皇子阿哥,胤祚的身份最為合適。
一日清晨,四歲的六阿哥上了朝。
在康熙和所有大臣復雜的目光下,胤祚結結實實行了個大禮。
“兒臣愛新覺羅胤祚,愿為鋼筋混凝土堤壩做保,不求國庫一分一毫,只愿為大清鑄造幾十年不壞的防洪堤壩,造福長江黃河兩岸的百姓,懇請諸位助我一臂之力”
你們不是擔心鋼筋混凝土堤壩不行嗎
責任由我來擔。
你們不是擔心鋼筋混凝土堤壩造價太高,國庫支撐不住嗎
所有支出由我來擔。
胤祚就不信所有的不利因素全部由他擔下,這群人還不愿意
真到那個時候,那就別怪他對這群大臣下手。
朝堂一片寂靜,年近半百的大臣們看著跪在地上的四歲孩童,竟說不出半個字。
而坐在龍椅上方的康熙,心臟直跳。
既為自己有這么個兒子高興自豪,又為臭小子都不事先跟他打個招呼,就這么一力承擔而感到氣憤。
與此同時,有人將一面長五米,高兩米,厚米的鋼筋混凝土墻立在城外。
墻的左右分別站著兩個年幼的孩童,身邊還有幾個孩子敲鑼打鼓,吸引所有進城出城百姓們的注意力。
“咚”
鐵蛋“各位鄉親走過路過不要錯過,都來看看當今圣上第六子為長江黃河兩域百姓,花費半年時日做出來的新堤壩啊。”
“叮叮”
“嗆嗆”
敲鑼打鼓的動靜和“當今圣上”“長江黃河”等字眼,吸引了不少進城出城不怎么著急的百姓。
鐵蛋繼續道“各位應該聽說,前些日子當今圣上和朝中大臣紛紛趕往城外皇莊那便是趕去看六阿哥做出來的新堤壩。”
“各位請看這上面還有許多碎裂的痕跡,都是當日朝中大臣們用這么大的錘子出來的,那些大臣敲得手腳發軟,也沒將它敲碎。諸位要是不信,都可上來試一試。”
百姓之中雖有人對六阿哥有些好感,但也不敢平白冒出頭來。
這時,混在人群之中的托就來了。
“俺來試試”身高一米九幾好似一頭熊的粗壯漢子擼著袖子出列。
袖子一捋起來,露出他比旁人大腿還要粗的胳膊,掄起旁邊準備好的錘子就砸。
“咚”沉悶的敲墻聲一記又一記地響起,墻壁始終不見碎裂。
圍觀的百姓中又有人出列,一個接著一個,慢慢的,前來看熱鬧的百姓越來越多。
見時候差不多了,柱子就道“六阿哥好不容易研究出新堤壩,可是新堤壩造價太高,戶部不肯撥款,六阿哥實在不忍兩域百姓遭難,于今日上朝懇請圣上能允許他自己出錢建。”
群眾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