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歷史,古往今來,發布招賢令最有名的就是秦孝公,變法的商鞅就是這么來的。
招賢令的本質是吸引人才,需要告訴他們自己是個真誠待人的主子,他們來了之后的優質待遇和未來的晉升空間。
太子的那一份寫得很優美,而胤祚的那一份簡單粗暴多了,從頭到尾沒幾句話。
我很缺人,性別不限,年齡不限,擅長不限,待遇從優,速來報名
康熙和太子看到這份招賢令的時候就眼前一黑,只覺得這玩意兒要不是官方發布的,根本沒人愿意相信,很可能沒什么人會來。
萬萬沒想到,還真有人心動了。
康熙在背后擺了胤祚一道,還不忘打探敵情“招賢令有兩份,你知道嗎”
戴梓愣了一下,“回皇上,臣聽說有兩份,一份是太子替六阿哥寫的,一份是六阿哥自己寫的,臣的好友聽說后,帶著招賢令前來問臣,那是不是六阿哥的親筆,可臣從沒見過六阿哥的字跡。”
康熙眼神飄忽中透著點心虛,那是因為臭小子還沒開始學寫字,別說寫字,認字都放下了。
不行,還是得督促臭小子學習
戴梓“臣很清楚六阿哥的才能,便與好友秉燭夜談。好友是墨家后人,擅長機關術,墨家已沒落,他喜歡靜靜研究,本不想入仕,此次是感動于六阿哥的所作所為,這才想”
簡而言之,這位墨家后人本來就有想找胤祚談談引為知己的意思,等看到招賢令知道他缺人缺到這個地步了,這才想趕緊過來問問。
康熙面無表情,康熙不想說話。
所以關鍵的并不是臭小子那內容過于直白的招賢令,而是臭小子的所作所為和人格魅力。
封建王朝的皇帝需要集中君主的權力,強調帝王的至高無上,儒家思想更方便他們的統治,而墨家主張兼愛、非攻,與帝王所需相違背,在這樣的背景下自然慢慢沒落。
“墨家竟還有后人。”康熙感嘆道。
戴梓很想看看康熙的表情,想知道康熙對墨家的想法,他其實有些擔心康熙會不會對墨家斬盡殺絕,可好友如果想在六阿哥手底下辦事,身世背景必然會被查個底朝天。
他和好友都覺得與其前期遮遮掩掩,再被人查出來,不如一開始就說明自己的身份。
墨家到底已經沒落千年,沒幾個后人了,也不是主流的思想,成不了大患。
康熙沒有追究的想法,臭小子天天在他耳邊念叨人才不夠,變著法地挖他墻腳,好不容易來一個擅長研究和機關術的墨家后人,他要真做點什么,臭小子非跟他吵架不可。
“胤祚這幾日都在四所研究風扇,你帶他去皇莊吧,張廷玉在那邊負責面試工作。”
戴梓“臣遵旨。”
外男不方便進入后宮,皇子阿哥所居住的乾西五所和后宮有些距離,到底還在后宮的范圍。
這也是戴梓來求見康熙的原因,他本想著六阿哥下午經常在御書房,此次過來或許能遇到正主,誰知道六阿哥跑去研究風扇了呢
錯過了也沒辦法,戴梓帶著好友前往皇莊。
他們兩個是知道消息并作出反應最快的一批人,過來的路上沒遇到幾個同行人,遠遠地倒是瞧見皇莊門口有一些人在排隊。
好友趴在馬車的小窗邊,癡漢般地望著底下的兩條路,“六阿哥啊”尾音怪里怪氣的。
戴梓“”
這也就是他熟悉好友的性子,知道他是在感嘆六阿哥神奇的想法,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對年僅四歲的六阿哥有什么古怪的想法。
“你說你都已經偷偷來過這里好幾次了,見到六阿哥的次數也不少,還見過他和旁人說話,怎么就沒敢去搭話呢”
戴梓頗有些恨鐵不成鋼,招賢令一出,層出不窮的人才都會涌到京城,你說這要是早點勾搭上,至于和其他人撞在一起嗎
好友訕訕撓頭,“我的運氣不太好,來了幾次都看到六阿哥在騎豬,他騎得那么開心,我怎么好意思打擾”
戴梓
“騎什么”他懷疑自己年紀大了,耳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