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想想,幸好把牛痘安在他自己身上了,否則臭小子怕是吃飯喝水得試毒,出門的馬車得用鋼鐵打造,去哪都得有兩百個侍衛保護。
“朕如今處于這個位置,都不是凡事能夠隨心所欲的,哪怕一件事做下去有很大的好處,到底也會動搖到某些人的利益,就比如你的鋼筋混凝土堤壩”
康熙用現成的例子來講解,“要真如你所說,一建就能用個幾十年,你覺得省了木頭、石頭、人力,但對于這些的人來說,是不是少了很多生意,少了賺錢的機會”
胤祚能夠聽懂這話和背后隱含的意思,可是他的前世在和平年代長大,叔叔因洪水而犧牲,最難接受和最厭惡的就是發災難財的人。
“但是堤壩被沖垮,遭受損失的百姓和良田那么多,糧食不重要嗎人命不重要嗎錢什么時候都能賺,洪水一來,土地沒了,糧食沒了,百姓沒了,還會引發瘟疫,造成二次三次災難啊”
康熙又自豪又嘆息,他這個兒子擁有赤子之心,愛民如子,后者的形容或許不太恰當,但已經是最形象的用詞了。
“胤祚,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你一樣從大局出發,看得那么長遠,很多人只看得到自己能得到什么。”
太子也在一旁聽著,他其實很早就想和六弟說說這些道理,免得將來六弟在這方面吃虧。
可因為不想毀了六弟的天真,這才猶猶豫豫,一直拖到現在,看來是拖不下去了。
“六弟,洪水過后,糧食、藥材、布匹等相關的一切都會漲價,能在其中牟利的人太多,很多人”太子艱難地道,“尤其是遠離這兩域的人,是不會在乎的。”
康熙和太子就看著胤祚的眼睛一點點黯淡下去,眼里的星光都暗了,仿佛某種堅信的信念為之倒塌。
父子倆擔憂的同時還有點后悔,覺得不應該在這個時候早早地讓胤祚意識到現實的殘酷,人性的卑劣。
最起碼再等幾年,等他察覺到世界不如他眼中的那么單純再說,那時或許會更好接受一些。
“我還是想試試。”胤祚倏地抬頭,眼里的星光重新閃耀起來,拳頭緊握,仿佛攢著勇氣,“一塊田要想從荒地變成良田,起碼得三年,一個人要想成長為靠得住的男人,起碼需要十五年,但是這些會被洪水在短短一瞬間全部毀滅。”
“汗阿瑪,我不會要求那些人把陌生的百姓全部當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這不現實。可是,我只要告訴他們這些百姓活著比死了更有用,活得好比溫飽都達不到,更能為他們創造經濟價值,他們就會努力留下百姓的性命”
胤祚知道以上的想法不夠有人權,但在封建社會,要想那些眼里只有利益和權利的人保護百姓,也只能通過這樣的辦法了。
康熙和太子想了想,發覺這個想法似乎可行。
“你想怎么做繼續做生意嗎”
胤祚的小肩膀有些耷拉下來,他的夢想很美好,現實卻讓他有些無力,氣餒地道“我也只能做做這些事。”
盡力開發衣食住行各個方面,增加生活需求,提升生活品質,給大清的百姓更多的工作機會與賺錢機會。
“你能做這么多,已經很好了。”康熙實話實說,“朕連你的一成都做不到。”
這一句話相當于在兒子面前示弱。
胤祚和太子都驚詫極了,以康熙的皇帝包袱之重,居然還會承認比不上兒子
胤祚趕忙安慰“那是因為汗阿瑪要治理這么大一個國家,平衡朝堂上的那么多大臣,要做的事情實在太多,顧不了那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