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貼身宮女
前面說得還挺對,后面的話怎么聽著聽著有點不太對味兒,仔細一想,又覺得好像是這個道理哦
還在關外的時候,滿族的姑奶奶想跑馬就跑馬,想射箭就射箭,可沒有這么多條條框框的規矩。
那為什么入了關,姑奶奶就被規定死了
“事實卻是,這種現象只發生在有錢人家,窮苦人家活都活不下去了,誰管你后院由誰來管誰管你生意由誰來做家里男人已經死了或者靠不住的,女人還不拋頭露面,讓一家人喝西北風去嗎”
胤祚前世沒有找過對象,沒有站在任何人的立場說話,只是從現實的角度進行分析,語氣十分平靜,沒有為任何人打抱不平。
也正是因為這樣,在場之人看他的眼神都有了些許古怪。
年紀雖小,閱歷不夠,但是很有道理。
也是因為胤祚的這話令人震驚,她們光關注胤祚去了,沒發現門口的異樣。
康熙聽說胤祚進了宮后直奔永和宮,趁著這會兒不太忙的時候過來看看幾天不見的兒子,也來看看小女兒。
太子正好也想看看弟弟和妹妹,就跟著康熙一起過來了。
每次有胤祚的地方,康熙就喜歡玩個偷襲,哪里料得到今天的偷襲會聽到這么意外的一番言論
里面的人沒發覺他們的到來,胤祚還在那說“汗阿瑪很厲害,但他只有一個人,我要做那么多生意,他一個人根本忙不過來,可是跟你們和姐姐合作就不一樣了,許多生意都更賺錢了,事實不就證明女人和男人一樣厲害嗎”
趁著屋里的女人們還在恍恍惚惚,胤祚接著道“生意場上女人能分一杯羹,后院場上男人為什么不能分一杯額娘你要是什么都不教我,將來我被人算計了還幫人數錢怎么辦”
這話可把德妃幾個驚到了。
胤祚會賺錢,更會花錢,滿京城都知道他散財童子的名聲,身邊又都是跟他一樣埋頭做研究的,心眼不怎么多,還真說不準啊
正在聽墻角的康熙和太子并不信這話。
在一起的時間久了,他們很清楚胤祚說這話的目的就想讓德妃幾個教他。
父子倆不知道女人的勾心斗角到底有什么好學的,卻也不會在這個時候進去打斷。
多聽會兒。
也好知道臭小子六弟私底下都在學些什么。
當娘的最擔心的就是孩子出事,胤祚老跑皇莊,一去就是十天半個月的,德妃不能時時照看到,就怕他出事。
這話是真的戳中德妃的內心擔憂了,也顧不得太多,當即給兒子傳授經驗
“得勒令宮人不許胡亂嚼舌根,不許在外亂打聽,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這是最基本的自保手段。這么一來,不管發生了什么,不容易牽扯到自己的身上。”
宜妃跟著說一句“平時就要管教好自己宮里的人,讓他們少說話多做事,管不住嘴巴,有異心的那些人不要用。”
這種人利用得好可以反過來算計別人,但是將計就計對一個四歲的孩童來說太難了些,而且她們也不希望胤祚變成這樣的人。
榮妃跟著意思了一下“最好用一些家生子,一家老小的賣身契和身家性命都在你手里,就不容易叛變。”
她們三個都說了,惠妃不好例外,便道“宮里的許多傳言,有些是無意中傳出來的,有些是為了特定目的故意傳出來的,你還小,不太會分辨,還是盡量不理會好。”
康熙和太子聽著這些誰都知道的粗淺經驗,覺得這幾人心不太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