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讓德妃她們和兩個公主一起哭成這樣的“大事”,除了康熙快翹辮子了,還有什么呢生重病都是委婉的說法。
可胤祚白天才見過康熙,老父親被他氣得活蹦亂跳,什么事都沒有,眼瞅著還能再在皇位上生龍活虎地干上個幾十年。
總不至于在他被趕出御書房之后,康熙突發疾病,還碰巧是個不治之癥吧
一不留神,腦洞就開得有點大。
好在他知道這話在熟悉的康熙太子面前說說還行,在幾個嬪妃和公主面前說出這話,非把她們嚇出個好歹不可,第一時間摁住了沖動。
并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的德妃,沖胤祚招了招手,等他走上前后就問“你想去天津衛”
“天津衛”三個字一出,胤祚能明白德妃哭的理由,但其他人為什么哭啊
他有點摸不著頭腦,乖乖回答“是的。”
德妃的眼睛一下子就紅了,手指卷著帕子擦眼淚,出口的話中帶著濃重的鼻音“你才四歲,就要離開額娘去那么遠的地方了嗎”
胤祚
還住在永和宮側殿的時候,基本都是他主動過去找德妃,請個安,問候幾句,送點吃食、玩具,德妃很少找他,和康熙、太子、四哥他們找他的次數和頻率根本不能比。
也就是他覺得自己是個成年人,不怎么需要母愛,還有太多事情要做,偶爾能得到來自德妃的幾分母愛關懷就夠了。
真要換成個正常的三歲孩子,那就是在缺少母愛的童年長大的。
怎么現在德妃表現得跟他去了天津衛,就是要了德妃的命似的
胤祚再怎么不懂人際交往,也不會當著那么多人的面問德妃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轉變。
思慮片刻,他給出了一個很有說服力的理由“額娘,我已經長大了,是個男子漢”
同樣的話,他前世也對父親說過“爸,我已經長大了”
可惜因為說這話時,年幼的他整個人縮在冰柜里,和一眾鹽水棒冰、小布丁、奶磚作伴,最終不管用什么借口,都沒逃得了來自父親的一頓竹筍炒肉。
但他堅持認為,這是代表自己能夠做一些大人不允許的事,且大人也會為之感到欣慰的正當理由。
此時的德妃,跟前世看到兒子和人躲貓貓躲進冰柜里的父親擁有同樣的想法孩子大了,是該揍一頓了。
德妃努力告誡自己兒子還小,得慢慢教,動輒打罵孩子不好,努力只動口不動手“胤祚,你知道別人家四歲的孩子在做什么嗎”
胤祚想了想“普通農民家的四歲孩子,這個時候在地里撿麥子,上山打豬草,力所能及地幫襯貧窮的家。有錢人家的四歲孩子,這個時候在學堂里念書,因為天氣越發熱了,聽著師傅的知乎者也頭昏腦脹打瞌睡。”
五個妃子“”
兩個公主“”
在她們的預料中,胤祚對這個問題給出的答案應該是不知道或者吃喝玩樂。
怎么也沒想到一個本該只有六十分的答案,硬生生地被胤祚回答成了一百二十分,多出的二十分,是因為她們確實不了解貧窮人家的四歲孩子在干什么。
德妃被這答案噎了一下,皇貴妃急忙接上,“你也知道四歲的孩子條件好些的都在啟蒙讀書,你為什么要去那么遠的天津衛呢造船和海上軍隊都有別人去做,你沒必要去啊。”
胤祚大概能猜到她們幾個從康熙那聽說了什么,略有點好奇為什么康熙不自己出面,改成了夫人外交的政策。
“墨家和公輸家是世仇,兩家人現在能夠和平相處,一是因為他們都為我做事,有我在上面鎮壓,二是因為有難以制作的機器,跟小魚干似的在他們面前吊著。兩者都是因為我,我是研究所的靈魂人物,怎么能不去呢”
五個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