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前陣子忙了那么久,好不容易能夠稍微閑一點,自然得把許久不見的兒子拴在身邊。
也想順便教一教這個老是因為這樣那樣的事耽擱啟蒙的兒子。
康熙覺得胤祚日后既然不用走科舉的路子,又一心學那些他們都不懂的物理化學,科舉用的八股文就不必學了,完全是浪費時間。
有那個多余的時間,讓胤祚多研究一些吃的,娛樂自己和家人,甚至于搞幾門賺錢的生意不香嗎沒必要。
但是最基本的四書五經還是得學。
不僅僅是為了充實學識,多點書香氣,將來與人交流時能夠引經據典,不墮愛新覺羅家的名聲,更因為讀書能使人明智。
因此,時隔許久,胤祚又回到了御書房的那張小桌子上,上面堆滿了康熙指定要讀的書籍。
老父親望子成龍的心是好的,替兒子打算的想法也沒錯,可他不懂讓一個學有所成的理科生再回去讀文科,乃至于讀歷史的痛苦。
真要論起來,這種痛苦跟讓武將去讀文縐縐的書籍差不多。
他倒是想撒嬌賣萌混過去,可偏偏今天是太子的生辰,太子一句“六弟今天不能聽二哥的嗎”,頓時讓他無言以對。
天大地大,壽星最大,只能聽從。
小家伙苦著一張包子臉,表情再怎么豐富和不情愿,人依然端端正正地坐在那,抓著書看。
書中有些字和現代簡體字差不多,但更多的還是繁體字,光讀個偏旁或者只認識的那部分,會對詞語和句子的理解造成極大的誤差。
而且,古代的這些書籍不用標點符號,閱讀起來并不輕松。
這對已經習慣簡體字和標點符號的人來說,真是一場災難。
更為災難的是,他已經習慣了用電腦和拼音打字,某幾個字湊在一起是個詞還能認識,要是分開來再看,就成了熟悉的陌生字眼。
每每遇到不認識的字,胤祚不是叫康熙和太子幫忙,就是得叫梁九功過來認。
這種時刻,他非常期望有一本現代漢語詞典,既能標注每一個字的字音,也能告訴他每一個字和詞語的意思。
等遇到不認識的字多了,他都在想要不要把康熙字典提前編撰出來算了。
工程量應該蠻浩大的,很可能沒幾年搞不完,他自己是肯定用不上了,但是能造福一下后面出生的兄弟姐妹和大清百姓也是好的。
就在這時,梁九功稟報,說是惠妃求見。
梁九功傳達大阿哥和哈哈珠子啟程的事是上午,而這會兒都已經下午,過去好幾個時辰了,惠妃的反應總不至于慢那么多拍吧
康熙好奇惠妃過來做什么,“宣。”
惠妃進來后行了禮,見到小桌子后面苦著臉的胤祚,還笑了一下。
看這架勢,康熙覺得應該不是什么大事。
“什么事”
一般情況下,后宮嬪妃很少會找到御書房來,更不用說近來再沒出現過的送湯送點心爭寵,康熙也就直接問了,省得浪費時間。
惠妃低眉順眼地道“嬪妾是想問問,胤禔這么一去,為他相看福晉的事是不是得放幾年,還是先把人選相看好了,等他回來再成親”
胤祚
他就是被這些繁體字搞得頭昏腦脹,想著偷聽點八卦醒醒神,沒想到聽到這么大的八卦
大哥才幾歲啊用虛歲算今年也才十二。
這要是在現代,小學還沒畢業呢,這就開始給人介紹老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