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去往皇莊的路上,胤禛問出自己思考了一晚上的問題“六弟,你的感恩之心就是幫汗阿瑪做化肥建堤壩嗎”
要是感恩之心得按照這個標準來,他怕是很難回報汗阿瑪了。
胤禛有些苦惱,他想跟六弟一樣,但這個確實有些困難。
胤祚還挺意外的,沒想到四哥會就這個問題想到現在,不過會思考總比聽過就忘的好。
見四哥和七弟都有些苦惱的樣子,他大約能猜到一些緣由,忙道“我只是按照我擅長的方向,來選擇回報汗阿瑪的方式,你們可以選擇自己擅長的,不必和我一樣。”
他這么一說,四阿哥和七阿哥不止沒有解決疑惑,反而更加苦惱了。
像胤祚這樣,在三歲的年紀就找準自己擅長和喜歡的方向,不被親人和長輩干涉,反而獲得他們的支持,一路走下去的情況是很少見的。
一個是年幼的孩童心性不定,找不到對自己和家族最好的方式,另一個則是個人的喜好和對家族有利的選擇可能出現沖突。
四阿哥和七阿哥就不行。
兩人如今的物理化學課程進度差不多,雖然受胤祚的影響對化學更感興趣一些,但要說是自己的喜好和愿意為之努力一生的方向,就有些言之過早了。
而文化課程方面四歲的七阿哥啟蒙沒多久,六歲的四阿哥所學的內容還很粗淺,遠遠不如三阿哥那般喜歡。
兄弟倆有些迷茫,這份迷茫恰好被胤祚收入眼底。
前世,因為他進了研究所,是長輩們在外吹噓的資本,就會有一些鄰居家的孩子或者親戚家的孩子,讓他幫忙填志愿。
十七八歲的高中生天天在題海中卷生卷死,突然讓他們選擇將來的專業和職業,都成了一只只迷茫的小羔羊,和此刻的四哥七弟太像了。
人家得等到十七八歲才會面臨這樣的抉擇,清朝的阿哥已經卷到幼兒園沒畢業就要選了。
太卷了吧胤祚暗暗嘖舌。
“比起回報汗阿瑪,我覺得你們倆應該先找到自己的喜好和擅長。很多人花上十來年的時間都不一定能找到,你們不要著急,慢慢來啊。現在找不到也沒關系,誰說我們對長輩的孝心不是感恩之心呢”
對啊四阿哥和七阿哥恍然大悟。
他們倆太鉆牛角尖了,以為回報感恩之心就得像胤祚一樣做出點成績來,卻忘了胤祚這樣的是極為特殊的個例。
四阿哥想了想“我可以幫汗阿瑪捶背”
七阿哥握拳“四哥捶背,我可以捶腿”
“好嘞”胤祚一手勾著四哥的肩,一手搭著七弟的背,湊了個熱鬧,“那我就捶汗阿瑪的胸口”
四阿哥
七阿哥
汗阿瑪恐怕不太想要你的這份孝心。
四阿哥想轉移話題,只是談了這么久,想了這么久都是感恩之心,新換的話題依然沒逃出這個范圍。
“六弟,好像很少有人像你這樣,說要對父母抱有感恩之心”
這已經是十分委婉的說法了,四阿哥長到那么大,根本沒人跟他說過這樣的話,也沒看到誰是這么做的,要不然也不會如此困惑糾結。
當然,也不排除他只在皇宮和皇莊之間來回,看到的人和事不多,眼界不夠廣闊的緣故。
胤祚“因為現在更多的人掙扎在溫飽線上,他們為了吃飽穿暖活下去,已經用盡所有的努力,很少有人會去思考生存以外的問題。”
“假設現在一戶人家一年下來的吃穿用度是十兩,賺了七兩就只能勉強活著,賺了二十兩就能在溫飽之余攢錢蓋一棟大房子,買點厚實的衣物,如果賺了一百兩,日子能過得很好,或許還會想著去幫助別人。”
前面那段話還不是很好理解,后面這段話足夠通俗易懂,四歲的七阿哥都能完全聽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