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小子連祖宗的名字都敢喊
康熙真不知道還有什么是這小子不敢干的,心情十分郁悶,還很是懷疑“老實交代,你背地里有沒有偷偷喊朕的名字”
胤祚默默望天,名字這東西不就是用來給人喊的嗎哥幾個背后說老父親壞話的時候,可沒少喊,當然,是他最先帶頭的這種事就不用說出來了。
太子默默扭頭,假裝什么都沒聽到,這樣就可以不用回答。
康熙“”
看到這兩小子的反應,他還有什么不明白的都給氣樂了。
太宗皇帝的名字都敢隨便喊,喊喊親爹的也沒什么,康熙很快釋然,畢竟他也曾暗暗地喊過親爹的名字福臨,不太孝順的那種,咳咳。
一想到在這種事上,父子倆都能保持高度的默契,康熙更加沒了生氣的理由。
“你說你呀,喊個太宗的不就行了嗎為什么還非得把名字搭上”
“這不是因為太宗的不好記嗎我這腦子記點物理化學的公式數據沒問題,但要讓我記歷史和那些詩詞歌賦可就太困難了。”胤祚抱怨道,“歷史上那么多朝代,每一個朝代都有太宗,遠不如記名字方便。”
康熙“”
太子“”
偷懶還有理了是吧
記什么東西不是記
就胤禔那樣喜武不喜文的都能記住,別人還有什么理由記不住不就是想要偷懶嗎
了解胤祚如康熙,都懶得跟他計較,省得計較來計較去最終氣死的只有自己,招呼都不打一聲地繼續先前沒說完的話題
“大清和蒙古則是相互合作的狀態,還未入關之前,蒙古各部就已在太宗皇帝的努力下歸順,雙方聯姻通婚,蒙古各部接受大清冊封的親王郡王”
皇太極為了加強對蒙古各部的控制,頻繁地通婚聯姻,還設立了蒙古八旗制度,直接掌握蒙古的戶口情況,征稅征兵都很方便。
再通過推廣喇嘛教、斥巨資供養金佛、請喇嘛教高僧傳教等手段,讓喇嘛文化遍布蒙古。
喇嘛擁有免除兵役、差役等諸多特權,蒙古各族是彪悍,可他們難道悍不畏死嗎
慢慢的,蒙古其實就相當于大清的一部分,是大清對北邊的一道防線。
“合作歸合作,大清同樣警惕防備蒙古的強大,所以為蒙古各部各旗劃分區域,規定放牧的范圍,劃分得細致一些,不允許他們隨便越界。”
這也就是給沒什么政治細胞的胤祚講解,否則康熙不會說得這么粗淺直白,起碼他當初給太子講的時候,不是這么說的。
胤祚把康熙的話理解之后再總結,那就是“把強大的力量分割開來,不允許他們互相聯絡,這是在防備蒙古成為第二個女真啊。”
畢竟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當年就是這么干的,又怎么會不警惕旁人用同樣的手段推翻他們的統治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就是出于類似的擔憂。
眼見著小家伙是真的明白其中的道理,康熙和太子竟有種詭異的欣慰感,而后繼續往下說。
“朝廷其實在限制蒙古和大清之間的來往,有商人愿意冒著路上的大風險,將大清的諸多商品運去蒙古,這是不會管的,但很多東西都不在通商的范圍內。”
胤祚
他先是懵逼,而后反應了過來,“所以,我不應該答應和蒙古各部之間的交易嗎”
他見大清和蒙古之間關系不錯,本以為是雙方之間的互利互惠、共同富裕,沒想到大清是在合作之余,還想壓抑蒙古的發展,那他不就相當于背刺康熙一回
做些果干和蔬菜干的生意,也就是改善一下日常飲食,尚在允許的范圍內,但如果他將化肥和其他技術輸送到蒙古,把蒙古喂肥強大起來,調轉槍頭打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