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神情都是欣喜的,他們或許會因為研究路途中遇到的種種困難而爭執,但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將研究做好。
這才是胤祚最熟悉的環境。
為了能讓這群研究狂人不被資金卡住脖子,可以肆意地研究,他跑來跑去,尋找各種賺錢方式,都是值得的。
“好啊。”胤祚快速跑進去,順著眾人讓出來的那個缺口,直奔被他們圍起來的大機器。
這東西目前還是個半成品,因為只有空調內真正起作用的那一部分,沒人顧得上外殼好不好看,那些都是真正成功以后才會花上那么一丟丟功夫去想的事。
胤祚瞅了瞅這臺過于丑的空調,轉身去外面看空調外機。
空調的內機和外機都是按照他給的圖紙說明來做的,就是在型號上有點問題。
由于工藝問題,做得太大號了,是現代機器的一點五六倍,太占地方了,運送和安裝都不方便。
“空調的內機和外機都得再做小。”
“這個出水口得用管子連接,不然水會到處都是。”
“連接空調內機和外機的銅管得包起來。”
“外殼上也得費點心思,我們做出來的第一臺空調可是要送給太皇太后的。”
一群人悶頭就是干。
還沒等他們干出點成績來,大清各地的蝗蟲等到了合適的溫度與濕度,開始一一孵化,從松軟的泥土中爬了出來,一個接一個地趴在農作物上。
一兩只蝗蟲對農作物的傷害性還不大,可當蝗蟲的數量成千上萬,如一片片黑壓壓的云壓過,就成了災難。
水嫩的農作物不用說,硬一點的樹葉樹皮都會被啃,運氣不好,蝗蟲過境時碰巧在戶外的人都會被咬上幾口。
以上是過去鬧蝗災時的情形,今年有些不太一樣。
早在各地收到今年繼續撲殺蝗蟲的政令時,很多人就已經自發地去土里挖蝗蟲卵出來燒,還有人準備了雞和鴨,組成滅殺蝗蟲的小戰隊。
不久后,第二份政令來了。
這一份政令異常地長,里面包括了怎么孵化蝗蟲卵,怎么制作蝗蟲飼料,怎么喂養雞鴨,油炸蝗蟲的做法等等。
各地官員將信將疑,本想著試試看再說,等看到政令的末尾有一句不太正經的“以上辦法全來自皇莊”,完全不官方的解釋,頓時恍然。
原來是六阿哥搞出來的,那沒事了。
政令在路上走了很長的時間,個別地區溫度高一些,蝗蟲都快孵化出來了。
有百姓嘗試著挖出蝗蟲喂雞,沒幾天就發現雞長得又快又大,十分結實。
有人聽說京城許多達官貴人都在吃油炸蝗蟲,實在好奇味道如何,那么一炸,而后一發不可收拾。
油炸蝗蟲的美名由南及北散發開來,好似滴入水里的一滴油,擴張的速度極快。
家里的老老少少都下了地,挖土的挖土,抓蝗蟲的抓蝗蟲,務必把銀子、不,蝗蟲盡早地收入口袋。
康熙在京城等了又等,竟然沒等到一處地區受災的消息。
以往蝗災嚴重需要賑災的地區,今年沒有多少糧食受損不說,家家戶戶都靠著抓捕蝗蟲、喂養雞鴨賺了不少錢,據說個別勤勞的人家,靠抓蝗蟲買了房。
更令康熙不敢置信的是,民間竟有不少地方把蝗神廟里的像換成了胤祚。
康熙“”就、離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