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他們的預計沒錯。
大臣們回去商量了一下,在第三天的朝堂上提出了這個問題。
“皇上,現在民間盛傳六阿哥是善財童子轉世,還有人企圖為六阿哥修建善財童子廟,六阿哥的泥像進入蝗神廟和觀音廟一事必須盡快處理。”
諸位大臣們嘰嘰喳喳,就差說這是一股歪風邪氣,必須盡早整治了。
上一次被六阿哥明里暗里威脅去編撰字典的幾位大臣,竟然也參與進去了。
佟國維、佟國綱等人暗暗嘆氣。
你們不是第一次在六阿哥手里吃虧,也不是第一次知道皇上和太子有多么護著這個兒子弟弟,怎么還揪著他不放呢
康熙和太子聽了半天,沒有發表什么意見,也沒有什么憤怒的表現,淡定的模樣仿佛大臣們在談論的主角并不是自己的兒子弟弟。
等大臣們說得口干舌燥,康熙抬抬手,梁九功會意地道“宣六阿哥入殿。”
大臣們
悚然一驚,倏地扭頭,只見胖嘟嘟的六阿哥邁著小短腿上殿。
六阿哥的個頭也就到他們的腰部而已,可他下巴微抬,臉上帶笑,好似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這讓大臣們有些慌。
他們都知道前兩天六阿哥看了個告狀現場,此時還能如此自信地上來,恐怕是已經有了對策。
這也是他們昨天討論過的內容。
他們預估過六阿哥和皇上太子會有的對策,不外乎拆除泥像,恢復蝗神廟和觀音廟原來的模樣,禁止百姓隨意雕塑六阿哥的泥像、石像。
他們在心中回想了一遍昨日商量好的對策,頓時信心滿滿。
然而,胤祚不按常理出牌“兒臣有本要奏。”
這是康熙和太子都不知道的情節,豎起耳朵聽著。
“近日有百姓投奔皇莊,帶來一個聳人聽聞的消息,說是民間為兒臣塑泥像,并不全是百姓自發的行為,其中還有天地會人士出沒。”
咦從未設想過的道路增加了。
康熙和太子是覺得民間的泥像塑得太快了一些,但由于肥料、鋼筋混凝土堤壩、蝗蟲等一系列利國利民的研究令胤祚名聲大噪,再受到兒控和弟控的濾鏡影響,就覺得兒子弟弟那么優秀,這種速度也是正常的。
不說還好,一說天地會,就覺得處處都有反清復明勢力的出沒。
康熙“消息確切”
胤祚“廣西省歷年來都是受蝗災影響最重的地區,今年靠抓捕販賣蝗蟲,買房的買房,娶媳婦兒的娶媳婦兒,家家戶戶湊錢想建一個泥像,就在這個時候,天地會的人冒出來了。”
“他們編造履歷,把自己說得十分凄慘,說是感念兒臣的恩德,愿意砸鍋賣鐵為兒臣建一座廟,然后,被當地的百姓抓起來送進縣衙嚴刑拷打。”
所有人“”
這情形聽起來該死的熟悉。
對了,上一回送進京的天地會黨羽,不就是被熱心的大清百姓發現的嗎
所以這一回是天地會想通過建廟,挑撥六阿哥和皇上之間的關系,結果偷雞不成蝕把米,反把自己給搭進去了
佟國維算算蝗災爆發的時間,再算算廣西到京城的距離,覺得時間不太對。
“敢問六阿哥,那人是何時啟程的為何這么快就到了京城”
既是提出其中的不合理之處,也是在提醒胤祚這里還有個漏洞沒圓。
胤祚“海軍靠著我的建議自給自足,這一次護送廣西的商隊來京,一聽是來投奔我的,順便捎上了他。海軍上岸后聽說各地廟宇一事,篤定會有某、些、人借此攻擊我,快馬加鞭把消息傳來,人還在路上呢。”
某些人“”
已經被坑去編字典的某些人“”
“想我愛新覺羅胤祚自三歲起,兢兢業業為大清,賺來的每一文錢都投入了研究和大清的建設,沒想到我人還在前線搞研究,被自己人從后面捅了一刀。”
胤祚捂住胸口,踉蹌幾步,滿臉哀傷,仰天長嘆,“天啊,我這研究還有什么意思”
“身為大清皇子,我都不能在京城安安全全地生活著,隨便一個反清復明的黨羽挑撥一下,某些人就對我喊打喊殺,我還不如開一艘船去荒島自己一個人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