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后,康熙和阿哥們聚集到一塊,驚愕地發現九個人的回憶積攢起來竟然只有薄薄的一疊。
翻開一看,父子九人“”
好家伙,不愧是親父子
原來,康熙和阿哥們全都懷抱著空手套白狼的想法,只想知道胤祚和別人是怎么相處的,不想把自己的珍貴回憶送出去。
結果,想法撞車,里面寫的全是多人聚會的場景,重合度極高。
就連回憶的主持人三阿哥都使了心眼,沒法理直氣壯地指責他人。
唯有九阿哥和十阿哥年紀尚小,沒太多心眼,老老實實地寫了。
可他們和胤祚相處的機會不太多,就算不隱瞞,回憶也只有薄薄的幾張紙。因為兄弟倆經常在一起,紙上的情節重合度九成九,只能用一份。
兩小只已經在啟蒙,認得很多字了,見親爹和哥哥們拿出來的內容比他們倆還少,都驚呆了。
九阿哥小臉通紅,憤怒指責“你們耍賴”
十阿哥氣哼哼地憋出一句“干活不積極,思想有問題”
這話還是哥哥們拉他倆在御書房有難同當時說的話,也是胤祚小說中的臺詞,可把康熙和幾個阿哥給燥的。
五阿哥搓了一把九阿哥的小腦門,“別以為我不知道,是你會寫的字還不多,你和額娘口述,讓額娘幫你寫的。”
康熙“”
阿哥們“”
所以這兩小家伙不是不想作弊,而是沒有那個現實條件啊。
“五哥,我可是你弟弟,你還拆我臺”九阿哥那張精致的小臉蛋更紅了,不知道是羞的,還是氣的。
“誰讓愛新覺羅家的傳統就是兄友弟恭呢”五阿哥順手掐了一把親弟弟軟乎乎的小臉蛋,也沒放過隔壁乖巧軟糯的十阿哥,嗯,手感真好。
九阿哥“”
十阿哥“”
可惡,究竟是哪個缺心眼的想出來的傳統
忽然間,康熙面色沉痛地道“宜妃和貴妃知道了,離整個皇宮都知道也就不遠了。”
阿哥們的臉色也跟著沉痛起來,看來是瞞不住了。
嬪妃們尤其是幾個高位份的嬪妃處得跟親姐妹似的,告訴一個就等于告訴所有,沒差的。
失策應該早點考慮到這一點,找人幫小九和小十寫的。
果不其然,要寫一本以胤祚為主角的小說的消息隔日就傳遍整個紫禁城,把深居慈寧宮的太皇太后給驚動了。
平日里,太皇太后有什么事都是派個太監去找康熙,等康熙來了慈寧宮,祖孫二人再關起門來慢慢說。
這一回,她特意跑了一趟乾清宮,拉著康熙和太子就是好一頓叨叨。
理由很是正當“小六來慈寧宮基本都是和你們倆一起的,我年紀大了,記性不好,要是有記錯的,你們就趕緊給糾正了,免得到時候小說寫好了,卻也寫錯了,讓小六看了多尷尬啊。”
讓胤祚看啊
康熙假咳兩聲“瑪嬤,孫兒并沒有那個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