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蒸蒸日上,百姓安居樂業,人口爆發式增長,反清復明勢力銷聲匿跡,周圍各國安安分分,一片太平盛世之景。
日子過得越好,康熙、阿哥、嬪妃、公主們越發感受到胤祚的重要性。
不是他,大清不會有物理化學的種種應用,生活不會如此便捷;
不是他,天花至今還在大清的土地上肆虐,不知道還要帶走多少生命;
不是他,沒有戴梓和火器營,沒有墨家和公輸家,大清的軍事和武器不足以震懾四方;
不是他,陸珍小小年紀,說的話沒人聽,婦產科得不到有效擴張,孕婦和嬰兒的死亡率難以降低;
不是他,沒有這么美好的大清。
看看如今的生活,再想想過去的,他們很難想象要是當初三歲胤祚的聲音沒被重視,如今會是什么樣的場景。
許是他們想得太多,老天爺竟給了他們一場奇遇來到了康熙二廢太子后的平行世界的大清。
這里沒有胤祚。
也不能說沒有,只是因為一場風寒,早早地夭折在了六歲,什么物理化學都沒影,陸太醫一家牽涉進奪嫡之爭都死了,婦產科也沒影。
得知消息的瞬間,康熙、阿哥、嬪妃、公主們都傻了。
等他們再查下去,知道這邊發生什么,那就更傻了。
什么叫做太子被兩立兩廢
什么叫做大阿哥請奏殺廢太子
什么叫做三阿哥告發大阿哥的巫術鎮魘太子
什么叫做八阿哥暗地里結黨營私,意在奪嫡
什么叫做阿哥們私下結盟,四阿哥和八阿哥爭鋒相對
怎么感覺這些字分開來都認識,但湊在一塊就很難理解
他們在確保自己的身份不被人懷疑的同時,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查這邊的世界究竟發生過什么。
康熙也是不信了,自己費心培養的太子憑什么被廢黜,一次不夠,還廢了兩次
太子本人倒是挺樂呵的,“這不挺好”反正他早就不想當太子了。
大阿哥很清楚太子這幾年的心有多么放飛,冷眼一掃,狠狠戳太子的痛腳“被圈禁了,世界再大,你也沒辦法出去看。”
太子“”笑容漸漸消失。
康熙和阿哥們圍觀調查得來的資料。
嗯太子葷素不忌,奢華無度,暴虐不堪,動輒打罵,毓慶宮的奴才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換一波
大阿哥嘴快“哈這就是個同名同姓的人啊”和他認識的芝麻餡還弟控、喜歡暗搓搓坑害兄弟的胤礽完全不一樣。
康熙的反應也不太對,太子做了錯事不懲罰、不訓導,反而換毓慶宮的奴才,這是什么道理
有錯的都是別人,太子肯定沒錯的意思嗎長此以往下去,太子不出問題倒是奇了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