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欣雨更覺心酸,看來對這個年代農村貧困程度的了解,只憑原來的那些記憶是遠遠不夠的,而爺奶和二叔他們的日子過得實在不輕松。
不過想想也沒什么好奇怪的,雖說有四個人下地爭工分,卻要養四個孩子,其他三個還要讀書,這個年代還沒開始九年義務教育,就算上小學也是要教學費的。
難怪王三妹不打算讓劉新菊繼續讀書了呢
看著圍著自己團團轉,眼睛里時不時冒著羨慕的劉新菊,再想想眼含淚水時而期待時而譴責地看著自己的陳招娣,劉欣雨更加覺得自己應該為這個家做點什么。
劉欣雨暗自下了決心,抬頭看見劉新菊正將她自己昨天晚上換下洗干凈的的衣服從曬衣繩上拿下來,不由好奇地問道“衣服干了”
“沒干透還有一點點潮。我得把身上的衣服換下來,趕緊回去帶小弟,我媽今天要上工。”劉新菊一邊說著一邊往睡房走去。
劉欣雨連忙伸手拉住她“換什么衣服你身上這身衣服,本就是我穿不上的就穿這身回去。手上的掛回去,曬干了再穿。”
劉新菊的眼睛唰地亮了八度“欣雨姐,這衣服真的給我了”
劉欣雨對著劉新菊翻了個白眼“真的真的,比珍珠還要真”
說著搶過劉新菊手上的衣服,在曬衣繩上重新晾好“行了,趕緊地回家去吧。”
目送劉新菊蹦蹦跳跳遠去,劉欣雨也不急著去做早飯,干脆回睡房整理起衣柜。
這一整理,劉欣雨都被震驚到了。
數量很多。除了劉欣雨睡房的衣柜,在衣柜旁邊還有兩只大樟木箱子,里面裝的是劉欣雨已經穿不了的衣服。幾乎沒有一件衣服帶有補丁。
這在這個年代幾乎是不可能的。
張家的條件在民勤大隊已經算得上數一數二的富裕,張紅蕓平時穿的衣服,也是帶著補丁的。
可見劉欣雨真的是劉青山的掌上明珠,是被劉青山富養著長大的。
這么多的衣服,光靠父女倆的布票肯定是遠遠不夠的,也不知劉青山到底是怎么實現劉欣雨的穿衣自由的。
當然這些衣服對于現在的劉欣雨而言,無論面料還有款式實在是又差又土。
但是在這個年代真的已經很不錯了,至少在民勤大隊這十里八鄉應該是數一數二的佼佼者。
在心里長長地嘆了口氣,連劉欣雨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為何嘆氣,只覺得有股子氣悶得心里很難受。
劉欣雨本來打算將所有的衣服都看一遍,把那些穿不上的衣服全部整理出來,或給劉新菊或給張紅蕓,只是才整理了不到五分之一,就聽到陳招娣的聲音“欣雨,吃飯了”
“哎呀,你怎么把縫紉機機給搗鼓出來了。”顯然陳招娣進了堂屋看到了縫紉機。
想到縫紉機上還放著替張紅蕓裁剪好沒來得及做的的布料,劉欣雨連忙放下手中正在整理的衣服從睡房出來“蕓蕓讓我幫她做件衣服,堂屋比睡房里亮堂,就把縫紉機搬出來了。”
“你真的會做衣服你穿的那件衣服真的是你自己做的”陳招娣睜大眼睛看著劉欣雨驚訝地問道。
劉欣雨有些無語了,原來到現在陳招娣依然不相信她會做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