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和大奶奶說的時候,讓大奶奶安排兩個機靈點的人在田嬤嬤身邊跑跑腿兒;安排領號登記等事宜。”一個跑腿,一個幫忙安排領號,正好可以。
肖樂氏笑逐顏開,“田嬤嬤人真好,娘知道了,一定安排妥當;你放心就是,你族長大奶奶不是那等眼皮子淺的,肯定會給田嬤嬤安排好地方,安排好人招待著。”
去縣城看病,一次得去十幾文銅板甚至是幾十文銅板;人家愿意義診,那就是做好事,也是女兒的一份功德。
有點眼力勁兒的都干不出來怠慢人的事兒。
母女倆分開之后,明婳回到房間里,讓三位嬤嬤該干干嘛干嘛去,不用在身邊伺候了;而肖樂氏則是去族長家,將明婳的話原封不動的轉達給族長夫人。
“族長大伯娘,您看這事兒,田嬤嬤是愿意出來幫忙的;只是人家年紀終究大了,身邊沒兩個小年輕跟著,太累了也不行,您說呢”肖樂氏說完,族長夫人立馬拍手贊道“是該如此,田嬤嬤我也見過,縣主的安排是對的;人家可是女官,愿意屈尊降貴的給咱們鄉下人看診,都該感激的。”
“安排兩個人都是小事兒,我的小孫子小孫女還算機靈;明日我就讓他們去找田嬤嬤,義診期間跟在田嬤嬤身邊幫忙。”也不說伺候的話,她沒想將孫子孫女送給人當奴婢用。
肖樂氏點頭,這事兒就這么定下了;她心里明白,族長夫人是想讓孫子孫女從田嬤嬤身上學到個一星半點也是好的,要是得了田嬤嬤的眼,說不定能學到的更多。
一年時間,若是聰明人,也該調教出來了。
各自分開后,族長夫人找到肖族長,高高興興的事兒一說;肖族長高興起來了,忙讓兒子請了族老們過來商談。族老們聽說明婳身邊的嬤嬤愿意義診,不論男女都可以去看診,只覺老懷大慰。
“咱們家縣主是個知恩圖報的好孩子。”這些年族里對族人們都多有關照,而今有出息的族人愿意回報族里,這就是種善因得善果。
“可不是嘛縣主真是個好孩子。”
“希望咱們家縣主和鴻康都能考上秀才。”
“何止是秀才,下半年的舉人試,他們也能中的;我們這段時間別人打擾他們,讓他們好好學習,要是能出兩個舉人,咱們族里可就真正的要起來了。”靠明婳一個人,太單薄了,也怕支撐不了整個家族。
多一個肖鴻康,他們就多看到了一份希望;他們是兄妹,互相扶持著才能走的更遠。
“好了,好了,這些都是以后的事兒;現在安排一下義診的地點吧,大家覺得安排在那里合適”
九太叔爺捋著胡子道“離縣主家不遠的地方,不是有一座廢棄的院子嘛現在讓族里的后生們去打掃出來;整理一下,桌椅凳子,筆墨紙硯準備上。人家答應義診,不能讓人家再破費;筆墨紙硯得咱們族里出。”
“是這個理兒。”肖族長連連點頭。
其他人也沒意見,一個廢棄的院子,不住人,只拔拔草打掃一下;在院子里看診就行。
族長夫人也喊了孫子孫女過來,和他們交代了明日之后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