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妨,可能是在路上太累了,才瘦了下來;咱們要在家呆一年左右,很快能養回來的。”她沒把這事兒放在心上,肖正寧卻是上了心,格外心疼她。
“等娘轉過彎兒來就好了,要是一直轉不過彎兒來,你就盡量離娘遠點兒;有事兒我去跟娘說,你就不要出面了。”
既不能好好和睦相處,何必強求呢;能避開就避開,也許時間長了,一切都好了。
“好。”肖樂氏淺淺一笑,低頭繼續做手上的活兒。
肖正寧伸手攔著她,抱了抱她。
肖樂氏卻覺得暖到了心坎兒。
女人缺乏安全感的時候,其實不需要任何言語,一個擁抱足夠了。
靠山腳的廢棄小院。
院子被打掃干凈,屋頂的冒菜也清理過,鋪上了新的茅草;院內的雜草被清理的一株不剩,地面也被特意填充打平過。很難想象這些都是一個下午加傍晚做到的,而肖氏的人卻坐到了。
田嬤嬤連連頷首,對這里的人幫忙生出了感謝之心。
“族長夫人,謝謝你,也謝謝他們;很用心,這里很干凈,用來做義診的場所很好。”人有沒有心往往是從細節看的,而有的人有沒有心,卻是從大局觀來看。
不同的情況,觀照的方向不同,大約便是如此。
“不敢當,您本該在縣主身邊伺候的,奈何族里的女子們病了都不敢外出找大夫看;我這心里很不好受,也怕她們把身體拖垮了。”族長夫人滿臉感激,“您愿意出診,我們都感激不盡。”
田嬤嬤含笑,對族長夫人高看一眼,“您是一位真心為族里女人著想的人。”
“可不能這么說,不過是同為女人,感同身受。”再多的,她也做不到了。
送走族長夫人,田嬤嬤把她留下的孫子孫女招過來問,“你是鴻星,你是明杏”
“對,我是肖鴻星,我妹妹叫肖明杏。”
“多大了”瞧著個子不算矮,明杏的個子比縣主高了一大截。
鴻星道“我十歲,妹妹八歲。”
田嬤嬤縣主把身高拿去填心眼兒了
今年縣主九歲了,比八歲的族妹矮了一大截。
“很好,先幫忙擺好椅子和凳子,今天天氣好就擺在院子吧。”田嬤嬤去屋里看了看,桌子凳子放在堂屋正中央,而筆墨紙硯放在桌上。
可見,肖氏族長考慮的周全。
田嬤嬤滿意點頭,喊上肖鴻星兄妹倆一起把東西搬到了院子里;擺放齊整后,田嬤嬤拿起桌上的筆墨紙硯,開始將紙張裁剪成拇指大小的小片兒,在紙片上寫上排隊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