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免太子生出疑心,明婳又道“黎國的百姓著實可憐。”
太子蘇若有所思,繼而在旁邊侍衛和幕僚地注視下,起身再次長深作揖,“懇請女俠傳授高產糧種的畫像,黎國今年年年災害,再沒辦法,黎國真的要完了;朝廷的滅亡,百姓們無人管照,勢必成為他國奴隸。”
如今的黎國,災害不斷,瘟疫常有;只要出現了一種瘟疫,很快便會傳開,導致那一片地區十室九空。
百姓們連造反的力氣都沒了。
很多百姓把國家的災難歸結到皇帝身上,以此找到些許寬慰;他家父皇屢屢下達罪己詔,奈何沒用呀啊,災難該來還會來。
明婳聽完,對他們居然多了一點兒同情之心。
天災人禍,人力無法阻擋;然而,這些天災人禍有的是定數,有的是人的業力糾結而成,是無法避免的。
“你們黎國確實挺慘的,其他國家沒這么嚴重的災害;就你們黎國,大約是你們黎國的本命年來了。”明婳玩笑道。。
由此也可見,黎國百姓們在這些災難之中也并不無辜。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明婳以前作為凡人時,也覺得天災人禍,與人無關;修行之后,看到了些許大道運轉的痕跡,她就明白了。每一場災難都有人力因素在里面,多方面原因集結在一起才會觸發。
“女俠。”太子還沒開口,旁邊的幕僚就忍不住下去了,“我們黎國百姓死傷無數,您怎么還能拿我們開玩笑呢”
太子看了幕僚一眼,讓他退下,繼而看向明婳,靜等下文。
明婳撇他一眼,道“這么急著跳出來做什么,本命年之說雖然是玩笑話,但你們的瘟疫是怎么來的;難道不是某一個地區的人造成你們沒去尋找過根源。”
“天災就不說了,其他的災難絕對是有許許多多人各種各樣的因素造成的。”天災的因素太多了,即便她告知他們,他們也聽不懂。
“女俠說的是。”太子沉吟之后,發現真是如此。
瘟疫不可能無緣無故就來了,必定是有人造成的。
明婳望著太子微微頷首,“你算是個聰明人,做人不是為了聽好聽話的;而是要內省、觀照本我,做事也是如此。想調查整個事情的經過,你們就得找到根源。”
“蘇明白了,回去之后必定下令嚴查瘟疫開端在何處。”
“行,道路給你們指出來,走不走是你們的事兒。”明婳又道“狼災,虎災已經給過你意見了;這類動物生存環境下沒有克星,才會如此。組織軍隊滅一批后,要放逐一些他們的天敵在林子里,形成一種良性循環,可明白”
“蘇謹記。”
明婳這才說道了洪水,“至于洪水,我敢肯定,你們的官員在修建堤壩的時候有偷工減料;這是其一,其二便是水流不通暢造成的。你們可以根據全國的水源地理形勢,將水流疏通,引導到水少的地區;如此一來,可常年保證洪水不再發生,也是最有效的辦法。”
太子蘇雙眼明亮,仿佛看到了治國良才。
“女俠說的很是,只是,疏通水道工程龐大,一時半會兒的恐怕建不成;而且,現在的朝廷無法支援地方,也喊不懂百姓們,恐會遇到許許多多的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