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不僅是長得慈眉善目,面相也是極好的;她年輕時苦難重重,中年有子女,兒孫滿堂,子孫孝順,可謂是古代的五福老人。
“好,我看看。”
明婳接過絹布展開仔細的看,針腳做的好,從整個繡面來看都知道繡的是極用心的;雙面的大型刺繡,繡著市井的畫面,細致入微。在當下的位面是極少見得到的,這份工藝千金難求。
“老奶奶,是您親手繡的嘛”
“對,我家就我一個人能繡出大型的刺繡,孫女曾孫女都繡不出來;兒媳婦們不是從小練的,沒那份能耐。”老人家慈和瞧著她,笑道:“這幅刺繡是我最后一幅刺繡了,出了這一幅不再接活兒了。”
“那您”怎么拿出來了,不是應該收藏著嘛
“我這一生都在為家庭奔波,刺繡的活兒因為工藝好賣得上價格;長年累月的刺繡,眼睛早就不得勁兒了,兒女孝順不想我繼續刺繡。這幅是一位官夫人要的,做好了,人家突然毀約了;給了一筆銀子打發我,它也就留了下來。”
明婳不由沉思,什么原因能讓人家給一筆安撫銀子打發人的
老人家語重心長的說,“小姑娘,你不用擔心,我不會騙人;這幅刺繡確實是一位官夫人要的,只是我把刺繡送到她的府邸上,她家臨時有個后輩出了事兒。不知誰在夫人面前亂說話,說是這幅刺繡不吉利,人家就不要了;礙于面子和名聲,不得不給一筆銀子打發的。”
“其實,哪兒是刺繡有問題呀,人家就是嫌棄我呢;可惜了我的收手之作,無法送到懂的人手里,只能拿來交易系統里碰碰運氣了。”
那你老人家怎么突然挑中我了
這話明婳沒問出口,這幅刺繡確實沒有問題;不僅沒有問題,因老人家心正,繡出來的東西沾染了一股正氣,掛在家里也是極好的。
“老人家,您這幅畫作是個什么價格”
“給官夫人的價格是一千兩銀子,你要是要就給六百兩吧。”
明婳:
難怪老人家身上穿著不差,一幅刺繡賣上千兩;在古代普通市井人家能用一輩子了。
“我不知道系統這邊的兌換率,不如我們去看看”
“你能看得上啊”老人家問道,“要是看不上也沒關系,我再找找其他人。”
“看得上,您的手藝太好了;只是我們所處位面不同,錢財價值有差距,需要去系統中心看看。”
“好,去看看。”
老人家笑瞇瞇的接回了絹布,跟她一起去了交易中心;在交易中心里有不少人在交易,明婳帶老人家去現代位面的錢財兌換屏幕前,輸入老人家所在位面,又輸入了她所在位面的名字,點兌換計算。
六百兩銀子,兌換到現代位面是一萬兩千元整。
“老人家,正好我手里有錢,我給您放進交易中心里轉換成銀子交給您,您看行嗎”做事之前最好是確定老人家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