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清圣人也道“講道結束,你們各自參悟去。”
“是,師尊,弟子告退。”
十二金仙,加上南極、云中子走后,大殿內便剩下三清和明婳、玄都。
通天教主拍了拍身邊的位置,“小婳兒,來。”
坐師尊身邊習慣了,一點沒覺得不對,明婳只來得及看一眼兩位師伯,笑瞇瞇的走到師尊身邊落座,雙腿雙盤,扭頭喊道“師尊。”
“乖。”通天教主展顏。
明婳乖巧順從的點點頭。
太清圣人意外瞧他們一眼,似乎只是意外,“玄都先回八景宮,今日講道對你十分有用;好生參悟,若有客來訪,先讓他等著。”
玄都了然,必定是師尊知曉有客要來,才提前打發他會山。
“是,師尊。”玄都起身作揖,“二師叔,三師叔,弟子告退。”
“去吧。”玉清圣人擺手。
通天教主輕輕頷首,沒開口。
玄都看向明婳,朝她點點頭躬身離去;走出玉虛宮大殿,他才直起腰身。
在玉虛宮內,三位圣人輪番講述圣人之道,明婳聽的認真;對大師伯的清靜無為之道,經過好幾個世界的穿越經歷,她體會甚深。
清靜無為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本心清靜,順勢而為。
二師伯的圣人之道更為貼合天道,同樣是順勢而為;但,二師伯的道中自我意識比較強烈,也就是說,二師伯的本我的貪嗔比較重。
師尊的圣人之道是為眾生截取一線生機,與天道也是相合的;天道不全,天衍四九遁去其一,而這一也是一線生機。
各有各的道,但他們的道都是貼合天道的。
截教之所以會在后來的封神之戰中被天道算計的近乎滅教,便是師尊太過重情義,門下弟子同樣重情義;闡教弟子只要贏,不要情義這東西。
在截教與闡教多次交鋒之中,截教弟子屢次手下留情;可是,闡教弟子卻次次置截教弟子于死地。
縱然有天道意志不可更改的原因,卻也有兩教弟子的教義和性格所造就。
越想越多,明婳再看自己的道;以本心為道,不一存天道,所以,她看的更清楚。
一深入頓悟,她很快便明白其中了關鍵;重情義不是錯,然,想要走的遠就不僅要有情義還要有手段。其實,他們走大師伯的道更好一些,清靜無為,順勢而行。
奈何,截教教義如此。
明婳決定依照自己的道,從三種圣人之道中開始參悟;身上靈光涌動,三尸出現在她的身前,逐漸有了融合之相。
玉清圣人深吸一口涼氣,“明婳師侄用的什么靈寶斬尸為何,她的三尸都在準圣后期”
太清圣人同樣不解,再看三弟,他心里便有了猜測;卻沒開口說透,他們三位圣人的三尸斬下來時,在一個階層,三尸便是那一個階段的修為,不能再次進階。
而明婳的三尸卻能斬尸一次進階一次,這就不正常了。
唯有混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