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干丞相無功而返,紂王得知后眸色深沉,即便不悅,心中卻明白,他只是人間帝王奈何不得仙人。
“既如此,便作罷,累的皇叔跑這一趟。”
“是臣該做的。”
紂王微微頷首,走下高位,與比干丞相站在一起,“依皇叔來看,那位少陽君是個什么樣的人”
“少陽君發似流泉,目奪星輝,風姿絕勝,貴氣天成。”
短短幾個字,道出東華的風采,紂王聽之向往。
“當初一見,可惜沒能多聊幾句。”
比干丞相卻道“只見少陽君一面,不難看出他的心性之強大,自身必定經歷過許多事之人;不是簡單的神仙,跟姜子牙和聞仲不同,這位少陽君仿佛天生的命貴,一身氣度,言語道不盡。”
“皇叔這般一說,孤越發好奇了。”紂王看向皇城之外,“皇叔,你說,若是孤出城拜訪可行”
“大王是人間帝王,大可不必如此。”
“可孤想去。”紂王心生了向往,身為神仙,他見過聞仲師兄弟的能征善戰;見識過姜子牙的儒雅善謀,初見東華那一襲紫衣白發,而今回首才發現才發現,他更像是一位帝王。
高高在上,俯視一切,站在他面前便有一種俯首稱臣的沖動。
比干丞相心思一動,道“若是大王真想去也不是不可,但也要遞上拜帖才是;少陽君不似人間凡夫俗子,也不能以凡間的禮儀習俗來看,但我們的禮數做到位,在對待少陽君時,該有禮不越界,興許能見一見。”
“你說的對,那就皇叔安排吧。”紂王想的更多,真如此,他便堅持下去;說不定能請動這位少陽君。
事在人為。
輕言放棄,他也不甘心。
比干丞相得令,當天回府便親自擬定拜帖送至姜府。
此時的姜子牙回到府中,正好聽到門房的回稟,又收到了比干丞相的仆從送來的拜帖;不由扶額,這些人怎就不能安生些,他這位師侄是好相與的嘛
一個個情況都摸不清就來打探。
然而,打開拜帖,卻見上面有紂王之名諱;他不能當作看不見,只能拿上拜帖去見了東華。
“師侄,你來看看,紂王竟是想來拜見你。”
東華不咸不淡乜他,接下拜帖翻開瞅了瞅,冷漠地扔掉,“來就來,又不是沒見過。”
不露聲色的東華,姜子牙看不出任何想要的信息,嘆了口氣,坐到他身邊看了一眼他手中的書籍;居然是佛教書籍,只看一眼便挪開了視線,自顧自倒茶喝。
“師侄,今日比干丞相來拜訪你了”
“你不是知道了嘛”還問。
姜子牙面色不動,仿佛被說中的不是他,“他來找你的目的是什么”
“你不是知道嘛”
得,這就很東華。
他是什么都沒問出來,沮喪的說道“此前大王說想請你入朝,我拒絕了;只猜到了依照紂王的性子不會輕易罷休,沒想到他請的是比干丞相。”
“比干丞相有七巧玲瓏心,為人正直,處事周全;大約是想著他能出面說定你,若是你能入朝堂,紂王心里的擔憂便能盡去了。”
“不盡然。”東華直接拆穿,“身為帝王,本身雄才偉略的同時,疑心也是不可少的;即便我入朝,紂王也不會真正放心的,有神仙在朝堂上,而且是修為高,地位高的神仙,你認為紂王能安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