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該是女方親戚、閨蜜陪聊;明婳沒有女方親戚,閨蜜也沒有,她的時間被自己安排的太滿,社交方面差了些。
因此,只有宴家這邊的本家和旁支親戚來了幾個陪伴。
化妝師和造型師一走,宴家這邊安排的親戚們就過來了;有余有儀招待著,明婳在旁邊大大方方的該聊什么聊什么,絲毫不見拘束,反而很自在。
她的這番淡定自若,引得這幾位旁支的嬸子們另眼相看,不住的在余有儀面前夸她有教養有禮貌,舉止優雅,進退有度。
“咱們家婳婳這么好,幸好是嫁回來了,不然送出去一個這么好的閨女,那可虧大發了。”
“婳婳以前少有出來走動,以后結婚了多出來走走。”
“真羨慕大嫂子有這么好的女兒,早知道我就去把婳婳領養回來了,哪兒能等到大嫂啊”
“想什么呢,那是大嫂和婳婳之間的母女緣分到了;看看,小時候有母女緣分,長大了有婆媳緣分,我們強求不來的。”
她們心里清楚的很,從孤兒院領養的孩子能成長的如明婳這般的太少太少了,說是一句萬里挑一都不為過。
明婳這孩子是真的知恩圖報,性格好,脾氣好,有能耐,頭腦聰明;她們家中有兒子的人家,不是沒有把主意打到明婳身上過,都被余有儀和宴傅安給擋回來了。
以前不明白。
現在再看,還有什么不明白的;人家是要留著自產自銷,肥水不流外人田呢。
她們將羨慕嫉妒等情緒拿捏的穩穩的,說來也是本色出演;誰家不想要一個這么好的兒媳婦可他們家的小子沒有福氣啊
出口的話全是贊美、羨慕、嫉妒,總之怎么說能讓余有儀心情愉快她們就說什么。
花花轎子人人抬。
就是這么回事。
“我家婳婳是很好。”往日里笑不露齒的貴婦人,這會兒笑的合不攏嘴。
其他人見此,自然也得隨大流,放開了笑。
“婳婳小時候就非常特別,她會主動學習很多東西;看書比安安都耐得住性子,她的年紀比安安小兩歲呢,從小就看得出來是個穩重懂事的孩子。”
余有儀一夸,其他人跟著夸,房間里剩下的都是夸夸聲。
明婳生出了一種錯覺,好似身處夸夸群。
“婳婳接下來有什么打算呀是繼續做研究,還是陪著傅安”一個身材圓潤的嬸子問。
不等明婳開口,余有儀便代為開口了,“這種事情有什么可說的我們這樣的家族,兒子一定是要鼎立門戶的,要是女兒愿意,當然也可以。有錢有閑,想做什么不行心血來潮了,愿意做研究就做研究,愿意去跟安安一起玩也可以。”
“讓他們隨心一些才好,不能拘的太緊,會讓他們生出叛逆新的。”余有儀語重心長的說道“我們家從來不要求孩子怎么怎么樣,他們愿意學什么就學什么;婳婳是這樣,安安也是這樣。”
一眾嬸子
謝謝,有被凡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