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當官的太不是人了,我們一族三四百口人,他們上嘴皮子磕下嘴皮子就想把我們送走。”
“不能走,族長,村長,我們不能走;回去只能等死啊要不我們進山吧,我們人多在山里生活不怕大貓和狼。”
“反正不能回”
他們是講究落葉歸根,那是在生活得下去的先天條件下;他們都活不下去了,誰還講究這些。
族長抬手往下一壓,見眾人安靜下來,緩緩開口,“都別激動,總歸是有活路的;最遲明天一早,我們不離開會有官兵來遣送我們出蜀州地界,現在商量一下是進山,還是繞道去其他地方。”
他們只有兩條路可以走了,一條進山自給自足,一條是繼續往前走,找尋愿意收容難民的地方。
眾人一時間無言,不論是進山,還是繼續找出路都有不確定因素。
明儀聽了一耳朵,趴在獨輪車上跟哥哥說話,“可以暫時進山躲藏,看看接下來的旱災厲不厲害。”
“應該不會蔓延過來了吧”他說的不確定。
明儀可說不出這話來,天道已經透露了消息給她,天災會來;唯一能阻止天災的便是百姓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以愿力、意志力度過難關。
當人的愿力達到一定程度,人類做出改變,讓天道滿意,這場災難才能停止。
可是,她發現這個世界的人沒有這方面的意識,少了來自因果的約束,多多少少都有點脫韁。
連她的哥哥程明禮以前也只是尊崇儒家思想,君子之道,按照教條行事;其實在很多時候是沒有自己的主見的,這樣的人最容易隨波逐流。
若非她有意無意的引導,長大后的哥哥是看得見他的未來的。
她爹倒是開明,思維先進,可也正因為他很多想法不符合儒家思想;在學習儒家的時候有思想上的認知和碰撞,迄今為止只得了童生名。
“那可說不好,我們來之前可是看到的,蜀州邊境地區已經有了干旱的跡象;我們來了這里半個多月了,誰知道蜀州邊境地區是個什么情況呢。”
說不定早就干旱蔓延了。
程明禮若有所思,良久,族長他們已經討論結束,他才抬頭問道“妹妹,你怎么知道這么多”
“多想,多看,少說話。”
程明禮對不起,他可能是個弟弟。
妹妹多看看就能看明白,他怎么就沒看明白呢。
“好吧,我不問了,那妹妹為什么覺得我們該進山”
明儀扭頭望向青蔥綠意的大山,“我們不知接下來的路該怎么走,我們一家暫時無法脫離宗族單獨行動;既然要跟他們一起走,總要他們吃夠了苦,經歷的足夠多了才會愿意繼續逃荒吧”
好不容易安定下來,半個月以來不用趕路,吃喝上短缺是短缺,奈何他們日子不是過不下去。
只要日子能過下去,輕易誰想繼續逃荒
前路未定,未來看不到頭,心中難免擔憂;一擔憂就會裹足不前,這是普通人的通病了。
“唉,我還是太小了,等我長大還得好多年;妹妹,我現在沒法讀書了,官員不接受難民安頓,我想讀書都沒地兒讀。”
明儀搖搖頭,這一點她也沒辦法;總不能沖進縣衙威脅縣令吧
不能威脅縣令,但是可以去縣城看看是真的。
程大柱和程元西等人回來說了族長的決定,明天一早醒來就往山里走;先在山里過著,實在過不下去再想接下來的路。
程元西是不愿意的,兒子耽擱課業許久,這里不接他們該繼續往前走;找到一個合適的地方定居,然后送兒子去入學。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