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包飯,糧食、葷腥都要跟上,總不能讓人家干活的人腹中無油水。
日子一天天過去,周庭忙著收攏他爹的勢力,做個大孝子,提前架空他爹,讓他爹早日實現退休夢;少有時間能過問明儀這邊的事宜。
明儀也忙著打獵,在山里玩瘋了,誰還記得有周庭這么個人。
短短四個月時間,周王府的所有勢力被周庭掌控在手中,周王的暗衛也被他給策反了。
反正都是父子,暗衛培養之初并非單純效忠周王這個人,而是周家嫡系。
周王是嫡系,周王世子也是嫡系。
而且,周王太花心,能力上是可以;但跟十二歲的世子爺一心事業不一樣,他心思太多了,與其效力他,不如效力世子爺。
反正他們整個暗衛隊跟著隊長走,隊長都是世子爺的人了,他們反抗什么傻
拉倒吧。
他們又不傻。
世子爺明顯更能擔事兒,王妃娘家滄州梁氏,世子爺背景大,能力好,一心事業,人聰慧從小也算是他們看著長大的。
種種原因之下,暗衛們選擇棄暗投明。
四個月時間,周庭成為周王府真正的主事人,主事的第一時間就是分家;把庶子們分出去,至于后院姨娘們的開銷,全部減少三分之二,想過好日子,讓她們子女孝敬去。
周庭找的分家借口也挺有意思的,說是讓鍛煉庶子們的能力;不能一輩子啃周王這位老父親,與其讓他們不成器,不如早點分出去,各自成家立業。
周王妃樂得跟身邊的人調侃,“瞧瞧咱們家世子爺雷厲風行的,此次回來倒是讓本妃舒心了不少。”
若是在王府,天天都要看著那些前來請安的姨娘、側妃、庶子庶女們;她不喜歡周王,但她喜歡周王手里的權勢,為了兒子,她也要做一個好嫡母。
不過,那是周王當家作主的時候。
如今是她兒當家作主,什么姨娘、側妃、庶子庶女全都得靠邊兒站。
王府有兩位側妃,一位是西北官員之女,這位就不說了;兩年前,她跟她的兒子不安分,屢屢針對王府世子。
妄想母憑子貴,她家好大兒將她娘家人找了錯兒一擼到底;男丁打發去了前鋒營,女眷趕出了東區,從此那位側妃老實了,乖乖在小院里待著。
至于另一位,娘家在京都算二流世家,寧家沒什么大出息的人才;又天高皇帝遠,要是不老實就等著被收拾。
真被收拾了,京都寧家知道了又能如何
想找他們周王府的麻煩,那也得看他們有沒有能力;寧側妃識趣兒,在王府不算得寵,但也生了一兒一女,安安穩穩的。
其他姨娘們壓根不值一提,全部在王府待著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