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瞞你說,我對醫術很感興趣,想學習醫術。”
“學醫術”他微微蹙眉,“儀儀怎會想學醫術”
人的出發點,總有一個原由。
單純只為喜歡,太少了。
特別是心思成熟的人,總在為自己尋找更好的出路。
他從未將明儀當成真正的七八歲小姑娘,她的思維跟得上他,說明他早慧;經歷過天災人禍等劫難,她的心性偏穩重,較之同齡小女娘便格外不同。
明儀嘆息道“你知道的,我跟爹娘他們逃荒,見過太多的分分合合;在逃荒路上許多人家因缺醫少藥喪命在路上,后來見識過百姓們的艱難掙扎求生,我想學習醫術,日后為百姓多尋找一條出路。”
封建社會太過壓抑,若是能百花齊放,必定會變得不一樣。
世界的改變不是一個人能力所及的,需要無數人去摸索,愿意去改變,并且有堅定的信仰。
這一點,不論在什么世界都很難擁有這種狀態,百姓們齊心團結,她如今想到的就是從醫術入手。
她發現,她以前是有愛國精神,卻也更多的是自我自私的;她需要改變,培養出大愛無疆的慈悲心,對眾生的慈悲,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大道圣人。
人有情,便有七情六欲。
圣人也是人。
她從一顆檸檬樹化為道體,何嘗不是與人類相通呢;何況,靈魂就是凡人一步步修上來的,她擺脫不了七情六欲,只能用心體會七情六欲,將它們轉化為修行路上的養分。
如今她是發現了,她擁有慈悲心,但很少;擁有愛眾生的心,但還不夠;擁有改變世界的能力和規劃,卻少有去執行,更多的是依照自我的意愿,避重就輕的執行。能及時發現不足,她才能在晉鴻蒙圣人之前修好這顆心。
“若是為百姓,不用你去學,召集眾家杏林好手;你需要做什么,交代他們去做即可,不必事事親力親為。”說來說去,還是他舍不得明儀吃這份苦。
中醫從小學起,常年累月的打磨,不斷接觸不同的病人以求開闊眼界,增長閱歷。
“你就是不想我學醫唄”
她算是看明白了,這人心疼她是真,卻也容易代入自我的情緒,讓她按照他的想法去做。
其實,對親近之人很容易代入自我情緒,而往往就是這種情緒讓家人、親戚、朋友、情侶、夫妻矛盾重重。
都想要對方按照自己的思維、想法、標準去做事,雙方都會很累。
“沒有的事兒,儀儀要是真想學,那就學;我給你請名醫來教,現在先跟著軍醫學吧。”她的語氣變了,周庭聽在耳中格外刺耳,他不想儀儀跟他生分,也不想剛培養起來感情就發生爭吵。
明儀這才滿意了,她很不喜歡別人用自我標準、思維、想法來要求她怎么做;再親近的人她也接受不了,最多是妥協一二,找準機會該怎么做還是怎么做。
“謝謝潮生。”伸手抱抱他,笑瞇瞇的說道“我知道你有你的抱負,我無條件支持你,包容你;也請你在我想做的事情上理解我,支持我。”他身體微僵,聽了她的話以后身體放松下來,慢慢環住她的肩頭,微微低頭臉頰挨著她的額頭;他找到了跟她相處的底線了,只要底線在,他相信她一定會心甘情愿嫁給他。
“好”聲音哽著,他堅定給予承諾,“你想做什么都可以。”
前提條件是不能離開他,不能嫁給別人。
明儀笑瞇了眼,松開手把人推開了點兒,仰頭望著他,“我會好好學醫的,爭取能早點幫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