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儀在給傷員包扎時也會偶爾抬頭看她們一眼,確定她們能應對,她才徹底放心了。
反而是一旁的李侍衛站了一會兒,見沒人理會他;無奈笑了笑,只道:“程公子,屬下先去幫忙搬尸首,您若是有事兒喊屬下一聲就成。”
“妥妥的,你忙你的去。”
李侍衛笑著離開,明儀再次專注于眼前的傷員。
周庭見人走了,問道:“儀儀,你的止血藥真的很好用,你怎么這么聰慧呢,做出了這般好用的止血藥。”
明儀好笑乜他,“不是我厲害,是老師他們厲害;我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醫術學識,吸收了他們以及前人的經驗才能這么快做出效果好的止血藥;你這些話可不能在老師他們面前說,不然我可就尷尬。”
“知道,知道,儀儀放心,我肯定不會在他們面前說的;等會兒我們回去后,我讓人從這次得到的戰利品里找些值錢的玩意兒賞他們。”軍醫有功,沒法升官,只能從銀錢上大賞。
“值錢的東西倒是好說,銀子多給點,老師和其他軍醫們有家眷老小;軍營里的軍餉一個月才三兩,他們的日子過的不寬裕。”
“聽你的。”儀儀開口了,他哪有不聽的道理。
華大夫他們對明儀確實不錯,能教的都會教給她,不藏私,教的盡心;憑著這份心,只要明儀一如既往念著他們,他們的日子就不會難過。
明儀在乎的,他也會看顧幾分。
幸存的人各忙各的,傷員處理好后,由不曾受傷的將士們接手;他們的方法就是背著人回去。
明儀瞧著這般行事不妥,便勸諫,“潮生,這樣背回去傷口會崩裂的,不如讓人做擔架?”
“擔架?”
“對,傷員傷勢重了,在清理戰場時也會用擔架的呀。”別把古代人看的太弱智,戰事平穩下來后,清理戰場也會用擔架的。
明儀知道一些,只看周庭聽后反應過來便知曉,確有其事。
“擔架要用麻布,我們這里沒這么多麻布。”周庭轉念一想,道:“算了,我命人回去拿擔架。”
“也好,好過傷口二次撕裂。”
雖然麻煩了些。
周庭喊來隨行的千戶,此人來的快,先作揖見禮,“主帥,您有什么吩咐嗎?”
“派些將士回去拿軍中用的擔架,有多少都帶過來。”依照他對軍中后勤的了解,擔架最多不超過兩百抬;倒不是其他的,而是在戰場中應用時并不多。
每年的幾次大戰結束后用的多,并非必需品,所以沒有多少可用的。
“末將遵命。”
千戶轉頭喊道:“先把受傷的人放下,你們回去百人把擔架扛來,再喊些人過來幫忙;我們這么點兒人沒法把受傷的全部送回去,順便讓人知會一下軍醫營的軍醫們,我們這邊受傷人數有點多。”
“明白。”
“千戶大人,我們這就去。”
說是一百人,可是回去的人數遠超百人;他們只想多帶幾臺擔架過來,千戶沒出言阻止,周庭已經轉頭處理其他事宜去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