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儀倒是認識,可這具身體的經歷注定了不會認識。
“你若是好奇可以去問問羅管家。”
“小娘子,您不想知道嗎?”
“你去問了,我不就知道了。”
明儀說完,春喜連連點頭,“那奴婢等會兒就去問。”
“羅管家正在忙著,等他閑下來再去不遲。”軍中糧草是大事,其他都是小事。
周庭在前線帶兵打仗,后勤得充沛才好;寧國之后是草原,所需糧草只能多不能少,十五萬大軍呢,后方還有五萬大軍要供應。
“是。”春喜恭敬應話。
春梅扶著明儀說道:“主子,您什么時候能回去軍營呀?您試驗的藥目前看到效果了。”
此次回來只為新藥。
有一個甘公子試藥,想來是沒問題了的。
明儀掃她們一眼,春喜臉上看不出什么來,春梅倒是很想回去的樣子,“出來閑暇幾日不好嗎?“
“好是好,可是,奴婢更愿意多學一些東西;在軍營里能學到的東西多,每天忙忙碌碌不得空閑,心里卻很踏實。忙習慣了,回來之后沒什么事兒做,反而心里空落落的。”春梅覺得,她大約是勞碌命。
別人能悠閑度日,從悠閑的日子里過出樂趣來;她只想忙起來,只想更忙,學到更多東西。
明儀不覺得有什么,人忙習慣了就這樣兒。
所以,習慣是個很可怕的事情。
“等過些日子吧,你們世子爺的大軍一時半會兒回不來;我們留在撫城里多試驗一下新藥,一兩個人并不能作為標準,至少得五個人以上。春梅,你要記住,實驗出真知,怎么嚴謹的都不為過。”
春梅對這些不太了解,沒經過系統學習的人,在醫學上的認知有限,需要明儀給她灌輸一些正面思維。
“日后你出師之后,作為醫者,你的一丁點不經心,甚至一點的僥幸都有可能讓病人病情加重,甚至是喪命。醫者無小事,謹慎謹慎再謹慎。”
“醫者的身上背負著的是患者的命,和身體的健康;只有我們自己重視病人,將病人當做是我們的恩師,心懷感恩,不斷探索,謹慎治療,才對得起他們。”
春梅腦殼一懵,怎么說到恩師上了?
春喜不太認同她的話和觀點,“小娘子,醫者給病人看病,為何要把病人看做是醫者的恩師呢?這是不是顛倒了?”
醫者給病人看病,那是在救人救命,應該是病人的恩人才是。
春梅縱然迷茫,卻不忘思索明儀話里的深意;不似春喜不學醫,在這方面少了身為醫者的自覺。
明儀看了看春梅,問:“春梅,你認為呢?”
“主子,奴婢不知。”春梅實誠開口。
“罷了。”只是兩個未曾及笄的女娘,見識和眼界、心胸不夠也是有的,“為什么說病人是醫者的恩師,你想想你在治病救人的過程中得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