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頭很有可能是舍不得潮生。
不怪她這般,潮生剛回來,他們才團聚就分開;有所不舍是正常的,他很體諒。
走進內院。
梵清止緩緩開口,“潮生在軍營有事要忙,你也有要忙起來了;老夫叫你一起回來,你愿不愿?”
“老師說的什么話,學生本就要回來的。”明儀抬頭側目,卻只看到了梵清止的側臉,老師臉上的表情她一點都沒看見。
“你們年歲還小,不在乎這點時間;日后,等戰事平息,百姓安穩,你們相處的時間多的是。”語重心長的與她交談。
明儀心思百轉,不過幾息便閃現了無數念頭。
“老師,您的意思學生明白了,不會為私情耽誤公事。”
梵清止這才低頭去看她,“你能想明白就好,潮生是西北的世子,掌握著整個西北甚至是如今劃進西北地盤的西域和寧國;他有太多事情需要去做,沒有多少時間分給你,好在你們還年輕,等你們都成長起來,再談兒女私情也不遲。”
“老夫并非要阻止你們,可懂?”正值多事之秋,要做的事情太多,他不希望兩個最為喜愛的學生因為私情而耽誤正事。
潮生身為西北的世子,從他軟禁周王,掌控西北開始;他就沒有回頭路可走,只能一往無前。
不論在內宅家事上,還是在外的統治上,他都只能往前走。
明儀在他的身邊,總要分神照顧她;若是不出意料,此時的潮生該是在念著明儀了。
“學生明白,可也請老師相信學生們;我與潮生都明白我們在做什么,我們有共同努力的目標,距離我們長大還早著呢,我們不會因私廢公。”
她心里是有些不適,但,不影響她與老師之間的談話。
明儀對待他的態度一如既往,梵清止松了口氣,“你們有數就好,趕了一路,你先回去歇會兒;休息好了過來找我,撫城發展事宜事關重大,我們再仔細討論一下細節。”
“是,學生告退。”
師徒二人分開,各自往各自的院子去。
從馬車上拿著行李而來的春喜、春梅追上她的腳步,一同回陶怡苑。
梵清止的書童也將東西送回扶風院。
各自休息了半日,到傍晚時候,梵清止和明儀坐在扶風院的書房里商議西北撫城發展之事;將計劃書里的內容一一對照進行推敲。
在軍醫里沒時間去推敲,回來后師徒二人前后推敲了一番,梵清止對這份計劃書更為滿意了。
“明儀,你的這些想法只要做成,中原面對我們將再無還擊之力。”
從民生到整個西北大格局的發展她都考慮到了,潮生也是好樣的;年輕人才思敏捷,思維開闊,行事不拘一格,然而,他們的出發點皆是為西北和老百姓。
百姓們日子好了,西北得到了長久發展,對外能從商業上制衡草原,利大于弊。
明儀輕笑頷首,“上一次聽潮生說過,皇帝駕崩,可能會有使者前來宣召;那時我就在想,朝廷對西北的關注雖然少了,卻并未將西北看在眼里。學生就在想,有什么辦法能不讓朝廷影響到西北。”
“思來想去,潮生能用的手段無非是從道德層面出發;西北的軍餉早已停滯不撥,而西北又沒跟朝廷徹底翻臉,朝廷即便不給糧餉,西北這邊也不能表現出不恰當的行為。”
“他們無非是覺得西北沒了朝廷發下的軍餉和賞賜,便不成氣候;既然如此,學生總要出一份力才是,西北有了獨立的經濟體,朝廷做什么都要掂量掂量了。”
“這樣一來,能給潮生和西北軍省去不少事兒;但我沒想到,最后宣召之人竟然沒來撫城,說來倒是挺奇怪的。”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