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大蘭的事情解決了,日子還是繼續過。
也就是閑下來,蘇建業才想起來閨女那里還有一些野味沒出手呢。
趕忙著去聯系,終于在某天早上順利地脫手了。
兔子和野雞不值什么錢,主要是傻狍子和那只鹿值大錢了。
就這么些個野味,竟然又給換回來了五張票和一百多塊錢
蘇奶奶將錢和票都收起來了,沒想到竟然還能收獲一張工業票。
蘇小軟早就起了再買一輛自行車的心思,而蘇奶奶想著如今這日子過地好,而且家里頭人也多,需要用車子的地方也的確是不少。
要不,就再買一輛
可是一輛自行車就已經挺扎眼的了,要是再買一輛,她真怕村里人會說他們家走資本主義道路呢。
現在整個村,哦現在叫整個大隊,擁有的自行車都不超過五輛,他們家要是買兩輛,那總得有個說法才行。
涉及到了全家安危的事兒,蘇奶奶還是決定再等等。
打家俱基本上費不了什么錢,這木頭都是從山上砍的,而且大部分都是以前十幾年里頭備下來的老料子,頂多就是自己費些功夫。
可是新屋子里還得添置一些自己做不了的物什。
比如說弄一些新的床單、被子等等,哪哪都是錢呀。
終于在八月十五之前,新屋里需要的家俱們都湊齊了。
這新房子蓋地比老屋子要寬將近兩米了。
六間房子是連著的,蘇建業和趙紅梅住在最東邊的屋,中間隔了客廳,然后就是蘇奶奶住的屋子。
蘇奶奶的意思是搬到新屋后,還是要和小軟一起睡,對此,全家人都沒有意見。
其它的三間房,蘇奶奶也做了安排,三兄弟住一間,趙英子自己住一個小間的,空出來的那一間,等以后老大老二老三回來了,也能安排下。
“等回頭還得再蓋廂房,這沒有廂房,總覺得就不像個正經的宅子。”
趙英子抬頭道“奶,啥叫廂房”
一旁的趙紅梅笑道“你奶那個是以前大戶人家的叫法,咱們以后可不能這么說了。就說是東西配房就成。”
趙英子點點頭“知道了,娘。”
蘇奶奶看了看種滿了各種蔬菜的院子,嘀咕道“還是先蓋上東廂房吧。蓋兩間正好。”
蘇建業也在拿手比劃呢。
“嗯,蓋兩間,一間做倉房,一間做灶房。”
蘇小軟則是適時提醒了一句“爹,人家都管灶房叫廚房呢。咱家以后也得說廚房。反正蓋出來的新新的,肯定是跟別人家的灶房不一樣的。”
蘇奶奶笑著摸摸蘇小軟的頭道“軟寶說的對,就叫廚房。這一聽就不一樣了。”
新房子的客廳正屋后面有一道火墻,后面余出來的地方就是給兩邊兒的屋子燒炕的地兒,而且冬天就在這里做飯,這樣一來,冬天屋子里也暖和,而且也不用往院子里跑來跑去的,倒是省了不少的事兒。
屋子蓋地本來就寬,這么一隔,堂屋也不顯小,一家子人坐在一起吃飯還是妥妥的。
因為屋子蓋地寬了許多,所以大家睡的屋里除了炕以及炕上的衣廚之外,還能再放下一對桌椅,還有放大衣柜的地方。
當然,目前來說,大衣柜對于他們的用處不是很大,就只有蘇奶奶和蘇建業的屋里各打了一個,蘇建業說等以后蘇向東結婚的時候,再打一個大衣柜,給他們兩個放在新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