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這話的人是和蘇小軟家隔了一條街的馬大花。
馬大花是余家媳婦,跟余占松家算是隔了幾房的族親。
馬大花的男人叫余二虎,他們家老一輩的人都不識字,生孩子取名字也都是圖個好養活,或者是想要讓孩子長地壯實。
所以,余二虎弟兄三個,他排老二,老大就叫余大虎,老三叫余三虎。
馬大花剛剛那酸聲酸氣兒的,說的就是余三虎。
余三虎是家里頭唯一一個上過初中的。
余大虎沒上過學,除了自家人的名字以及紅星大隊這四個字之外,基本上就是個文盲了。
余二虎小學沒畢業,學的字湊和著夠用,平時也不出村,倒也沒有覺得有啥別扭的。
余三虎上學的時候,余大虎和余二虎都大了些,能下地掙工分了,所以家里日子好過了,就供著余三虎一直上到了初中。
余三虎初中畢業之后,就托人找了關系,然后進了縣里的木材廠當學徒。
學徒三年,基本上也沒掙什么錢,到后來轉了臨時工,又認識了縣里頭的一位姑娘,兩人的關系一確定,余三虎就轉成了正式工。
余三虎娶媳婦,可是家里頭條件好些了,也僅限于不至于餓死凍死,不代表了就能蓋新房娶媳婦。
人家女方倒也是沒有太計較,直接就讓余三虎住在了縣城里,反正女方家里頭也能住得開,而且余三虎也在縣木材廠上班,省得來回跑了,這樣一來,自家閨女也不用去農村吃苦了。
原本這也算是一樁好事。
可問題就在于那余三虎整天跟岳父岳母住在一起,又天天聽著媳婦在耳邊吹枕頭風,日子長了,這心就大了。
起初每個月都回來一兩回,好歹還能記得給老爹老娘買些東西。
再后來就是三四個月回來一趟,帶的東西也是一回比一回少,更別提給家里人錢了。
到現在,除非是過年過節,要不然這余三虎都不露面兒。
余大虎倒是說過他兩回,可是余三虎只說是自己工作忙,實在是走不開。
而余老頭問他要孝敬錢,余三虎就垮了臉。
頭一回找的借口很簡單,就說自己住在岳家,就算是不用付房租,總得時常買些東西表示一下吧畢竟自己又不是倒插門兒
一提這個詞,余老頭就蔫了。
第二回壓根兒就不用找借口了。
為啥
余三虎的媳婦懷孕了,這接下來又是養胎又是生產的,再后來還要吃奶粉等等,總之,這都多少年過去了,到現在,余三虎也總說自己手里沒錢,一回來就跟家里人哭窮,說是在外頭多么多么地不容易。
起初吧,余老頭和余老太還都信了,可是次數多了,也就聽膩了。
真要是這么不容易,那他們一家三口咋個個都穿的好,而且臉色還能這么紅潤
這種事情,當爹娘的考慮到孩子的顏面和兒子間的親情,自然是會選擇沉默不說。
可是弟兄們,特別是妯娌們那就不樂意了呀。
余家也因為這個事兒,一度成為全大隊人人閑聊的主要話題。
馬大花說這話,倒也不算是針對趙紅梅,只是單純地氣那個白眼兒狼小叔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