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倆都上高中呢,不過向北高二念完了,不打算繼續念了,也領了高中畢業證了,打算今年去當兵呢。至于向南,向東的意思是讓他再念一年,多學些東西總是好的。”
現在的高中不比后世的高中,現在高中授課相對輕松一些,不像是后世會在兩年內學完高中的所有課程,而是按部就班的教學,高三該學的就是高三才學。
當然,高三的內容也沒有多少就是了。
蘇建民聽了,只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高二能領畢業證就領了不就行了,反正也不能考大學,為啥非得還多上一年”
“高三也會有很多新知識的。向東當初也是念了高三的,要不然,他也不會被耿部長看中,直接就帶在身邊培養了。”
蘇建民被噎住,這話他是真沒辦法接。
誰能想到老四家三個兒子,竟然個個都是念了高中的
不對呀
蘇建民意識到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上學的花費可不少呢,他們家哪來的錢
難不成
蘇建民的眼珠子轉了轉,突然想到了自己的親娘的娘家可不能算是貧民的,而且他隱約記得小時候還見過娘戴著金戒指和金手鐲呢。
難不成,這些東西都給了蘇建業了
蘇建民眼神微暗,一旦有了這個心思,自然就越來越篤定了。
果然呀,自己離家二十載,老太太這是沒把他當兒子了,守著小兒子過日子,就理所當然地把好東西都給了小兒子
“你們家條件真不錯,我幾個孩子都沒上過高中呢。說起來我們家兩個正式工,都沒能供得起他們上高中,老四,你這不錯呀都說鄉下日子不好過,我瞧著那是他們胡扯呢”
蘇建業沒明白他的暗示,而老太太卻聽出來了。
不過蘇奶奶沒打算理會這個心眼兒多的兒子,專心地吃著自己的飯。
倒是一旁的蘇小軟插話了。
“三伯,鄉下日子什么樣,您不是最清楚了嗎要是真地這么好,您當年也不會出去外頭討生活了,而且一去還這么多年都沒回來過。”
蘇建民臉沉下來,多少有些不痛快了。
蘇小軟繼續道“要說我們家現在能過地這么多好,一多半是得謝謝大伯呢。自打大伯去當兵了,便月月寄津貼回來。從來沒少過。特別是我出生以后,大伯提了干,津貼多了,寄回來的也多了。要是沒有大伯的幫襯,我們幾個也不能有機會上學了。”
趙紅梅很認同這一點,大伯哥的好,他們一輩子都不能忘記。
“軟寶說的對,這些年,多虧了大哥了。當然,二哥也是一直心疼娘呢,這每個月的孝敬錢是從來不曾落下過的。二哥雖然給的錢少,但是每個月五塊錢,這一年下來就是六十呢,比我們鄉下干一年拿到的錢都多。”
蘇奶奶笑了一聲“不能這么說,畢竟咱們鄉下還能分糧食呢,老二在縣里可分不到糧食,頂多就是分到糧票。”
她一說完,大家伙便都笑了起來。
而蘇建民只覺得自己的面皮都被人給扒下來了。
離家二十多年,就只給了老太太一百塊錢,還總覺得自己給的多了。
眼下一說話才知道,他給的撐死了不過才兩年的孝敬錢而已。
想到大哥二哥這么多年從來不曾斷過給老娘的供養,蘇建民就越發覺得沒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