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多的貨,夠那家服裝廠一直生產到年底了。
估計年前還不一定能完成。
“老板,咱們要不要早做準備”
蘇小軟微微猶豫了一下,他們現在的出貨量的確是還有些少,現在只是供應廣市和申城那邊的批發,就已經開始有些緊張了,等年后,北方這邊的市場一上貨,估計就更緊張了。
北方這邊的市場,主要就是要供銷社和百貨大樓里,雖然有些地方也有了小店,但是銷量并不是很大,而且以他們這幾款衣服的出廠價來說,普通的小店應該也是不太愿意進的,萬一賣不出去砸手里,他們可不敢冒這個風險。
“你可以再考察幾家服裝廠,最重要的是,咱們的東西現在還沒有在北方上市,不能讓人模仿了去。最好還是找國營廠子,簽好合同,免得他們再出什么紕漏。”
“好的,老板放心。”
服裝廠是打算跟馮家合作的,除了因為中間有霍云霞的關系之外,主要還是因為馮家在這方面算是有人脈的。
蘇小軟就是趁著現在廠子還沒有弄起來,帶著自己人先賺一波,順便再探探市場的反應。
而且關于股份,蘇小軟也早就想好了,服裝廠可以給馮家股子,但是不能太多,這是為了防止出現多人做主的局面。
馮耀輝有個堂叔就在京都服裝廠做廠長,國營大廠子,那指定是看不上他們這樣的小廠的,但是關于貨源以及銷售渠道,馮家還是有些底氣的。
所以,現在蘇小軟才只是找外來加工做,而不是自己大張旗鼓地支騰起來。
馮家的主要銷售渠道都在北方,蘇小軟并不擔心貨源問題,只是做生意嘛,主要還是和氣生財,她不想因為這個再給自己找麻煩,干脆,雙方合作,而且她指定了這股份只能是霍云霞來掌控的,馮家應該也能明白她的意思。
和馮家這樣的人家合作,其實也是挺麻煩的,關于投資,關于一些細節,都磨了好幾個月了,馮耀輝倒是無所謂,他對此并不在意,可是誰家沒有幾個愛占便宜的
蘇小軟最初擬定的,就是給霍云霞百分之二十的股份,馮耀輝百分之十的股份,而馮耀輝因為有公職在身,所以他的股份肯定是要落在他妻子的身上的,因為現在霍云霞還是學生,就算是將來進入體制內,也不用擔心,畢竟這都是學生時代的創業成果。
可是馮家人不樂意呀
總覺得自己沒有撈到好處,自然是不依不饒的。
可問題是馮耀輝是出了錢的,人家那叫投資,不是白給
好在馮家老爺子還是個腦子清楚的,把那幾個不懂事的侄子孫子都給痛罵了一通,總算是消停了。
霍云霞這里,蘇小軟和霍老爺子商量過,又單獨和霍文興何秀云聊了聊,最終只讓霍家出五千塊錢,就可以占到廠子百分之二十的股份了。
別以為五千塊錢很多,一個廠子建起來,到所有的設備到位,可不是三兩萬就能行的。
更何況,做的是實體,最重要的,還是流動資金以及各種渠道人脈。
而霍家如今的人脈圈子顯然都不在這里,大部分集中于政和軍上,所以,在廠子的經營上,他們能幫得上的忙有限。
不管怎么算,都是霍家占了大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