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中秋了,蘇小軟也是忙到飛起的狀態。
蘇建國特意給她牽了線,有幾位被服廠的廠長跟她碰了面,提到了想要學買制作羽絨服的想法。
蘇小軟也沒有跟他們繞彎子,教可以,但是不可能沒有條件。
經過幾次的會面,最終達成了一致,這個時候,已經是九月初了。
而又一批的御寒物資,也已經順利地抵達了北疆。
這一次,蘇小軟不僅給他們配送了羽絨服過去,還給他們送了一百頂結實又防風的帳篷。
用的面料防水防風,御寒效果相當好。
有些同志們駐扎的地方不方便蓋建筑,而且大部分是需要移動的。
蘇小軟送去的這些帳篷,那就頂了大用了
東西剛送到,不到兩天,就給基層的人們都配送了下去,還余下五十幾頂,那是做為緊急避險用的,所以被收進了庫房。
今年的羽絨服漲了價,部隊后勤這邊也不傻,人家去年多送了羽絨褲,沒找你們要錢,你們就真能白拿了
所以,今年談好了價格,整套的羽絨服價格給到了六十二塊錢。
這個價格蘇小軟還是有得賺的,只不過不多,完全可以忽略不計的那種。
但是至少比去年強,她不用自己帖錢了。
而與此同時,蘇小軟的服裝店里也終于有男、女款的羽絨服上架了,含絨量沒有給北疆送的高,所以御寒效果是不及那一批的,但是普通人穿絕對沒有問題,畢竟大部分人都不會往極寒之地跑。
各種薄、厚、長、短款的羽絨服一上架,立馬就引起了轟動。
特別是一些有內部消息的,去年知道自己的同事或者是親戚朋友提過這東西的,立馬就聞訊而至,一出手就是件。
為啥
給自己買,給老人買,給媳婦買,給孩子買
蘇小軟當天上架的兩百多件羽絨服,直接就被哄搶一空。
別說蘇小樂她們了,就連蘇小軟自己都懵了。
她還沒有來得及給這羽絨服打廣告呢,怎么就賣完了呢
她還想著在中央電視臺打個廣告呢,這年頭的廣告費不算貴,但也屬于絕大多數人拿不出來的那一種。z
蘇小軟都想好了,她要連打一個星期的廣告,正式地推廣一下羽絨服,結果還沒動手呢,這就有一種緊俏的感覺了。
難不成,還有省下一筆廣告費
蘇小軟冷靜下來之后,只是稍一琢磨,就回過味兒來了。
廣告費還是省不得的,畢竟大部分人,并不知道羽絨服是什么樣的產品,更不知道這東西到底保暖不保暖,說到底,還是要推廣。
蘇小軟讓顧楠去談廣告的事,被問及要請什么樣的模特時,蘇小軟毫不猶豫道「一男一女那肯定是得選美女帥哥呀不拘限于什么演藝人員,主要還是形象要好,健康,讓人一眼就覺得面善的那種。」
「行。」
蘇小軟沒想過要用明星來打廣告,事實上這個年代也沒有什么明星,倒是港城和彎彎那邊有,可她不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