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小軟回京了,走之前,又和大哥商量了一下,琢磨著多引進一些投資過來。
現在不同于二三十年之后,如果是能投資實體工廠,那是絕對受到當地政府的大力歡迎的。
別小看這些工廠,能解決的問題可多了
勞動力、稅務、生產總值、帶動其它的商業發展等等
地不能不種,但是錢也不能不掙
農業這邊的發展也是肉眼可見的,一些大型的農機設備開始被引入,五六畝地,以前要用好幾個壯勞力,現在只需要一個壯勞力就能都給解決了,這省下來的人力去哪兒
這個時候,工廠就成了香餑餑。
不管是城里人,還是鄉下人,做夢都想能找份工作。
有些五口之家,家里頭能有兩個工人就算是條件可以的了,如果有四個,那絕對是相當好過的人家了。
可問題是,工作就這么多,上面也要考慮方方面面,不可能把所有的工作機會都給了某一家人,就算是考慮到對外的影響,也不能這么做。
所以,當初蘇小軟投產的那家羽絨廠一招工,才會引起了各方的注意。
特別是當郭小六也成了羽絨廠的一員之后,更多的人看到了私營廠子的好處。
私營的怎么了
人家工資高待遇好,比好多國營廠子都要好
現在聽說還有滬市那邊過來投產的制藥廠,大家伙這心情就更激動了。
工廠才開始打地基,就有多少人四處托關系想要弄一個工作名額了。
蘇向東做了初步預估,這家制藥廠規模大,除了能解決用工問題之外,還能給他們高縣帶來極高的聲譽。
這就等于是一個信號,畢竟顧氏藥業可是相當有名的,舊社會那會兒,這名號就是響當當的,聽說還捐了不少的藥材和方子。
現在的顧氏藥業照樣是國內的知名企業,聽說顧氏的高管一個月掙得比工人一年掙得都多。
有了顧氏藥業的入駐,這就等于是給高縣弄了一個響當當的名片,那絕對是可以引來更多人的關注的。
顧氏的影響力自不必多說,而且顧氏的人脈也在這里擺著,只要是跟顧氏打好了關系,不愁他們高縣引不來投資
蘇向東才剛上任沒幾個月呢,這好消息就一個接一個的。
也讓以前對他的能力持質疑態度的一些老人兒們也都放下了成見,知道這位新來的領導雖然年輕,但是人家有本事呀
蘇向東能拉高高縣的生產力和稅收,這就是任何人都不能拒絕的好處呀
“跟著蘇書記,咱們以后的日子指定是越來越好”
本章完
rg
rg。rg,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