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曲調還是填詞都能聽出演唱者對未來的美好祝愿與向往期待,內容通俗卻易懂。
鳳舞太平,是誰都想要擁有的時代。作為帝王,也想要看到百姓們安居樂業,沒有人喜歡看到自己的帝國里人民流離失所,戰火紛飛。
可是那樣的生活想要達到非常困難,需要相應的政策,然在實行政策時又會損失掉某些人的利益。在沒有辦法完全制止那些人的動作時,需要耐心的,像溫水煮青蛙般的潛移默化下去。如果太過強硬,在大局不夠穩定前實行,會造成朝堂震蕩。
不過,這些對于雄才大略的帝王們并不是什么難事。他們想要將國家變成理想中的模樣,哪怕遇到更多更難的問題,也會放手去解決。
短時間不行,那就兩年三年,亦或者數十年數百年,總會有一天可以實現的。
畏葸不前可不是什么好的行為,做人做事就要激流勇進。
猶如眼前,他們開始探討起來天幕中透露出來的信息。
*
始皇帝三十五年前212年
自從上次天幕結束后,始皇帝將胡亥與扶蘇發配到上郡,距今日天幕再次出現已經過了兩日。
原不想提起他們的始皇帝又聽到甜酒說到兩人時,便想到他們的情況,派人前去問道“扶蘇和胡亥到哪里了”
進來回話的衛尉說道“此時兩位公子該是抵達地點了。”
嬴政得到答案后點點頭,按照他所想的也合該到達目的地了。出發前,他就清楚蒙恬不可能會讓時間拖延。即便胡亥哭鬧他也沒有在意,實在是有些事不能過于縱容了。
以往是他沒有考慮過胡亥繼位,所以才對他縱容寵愛,以至于發生天幕中的情況。
現在,在經過調整,結局也或許有所改變。
只是有件事情天幕里并沒有說明,他是何時死亡的。哪怕他再不愿承認,再不愿去想,那樣的一天還是會到來。但是在到來前,大秦的未來可不能隨便的交托給某人。
被稱為彈幕的文字里也說過,只要他在,誰都不敢造次。事實上,也的確如此。有他在的大秦,即便那六國的人多說什么話,也只是口頭上逞兇,讓他們實際操作,卻又不敢。
不過,幾年出巡被刺殺的事,讓始皇帝眉眼凝聚出深深的怒意。雖不知是誰那樣膽大妄為,但可以知道絕對與那六國余孽有關。
就是不清楚天幕會不會說起這方面的事情,始皇帝若有所思。
旋即,他又收回思緒與李斯談論起因競猜獲得的飲品事件。盡管最后裝著它的工具消散在空氣中,讓他們無法上手去研究。但依然可以從中獲取到相關的線索。
如何制作它是要緊的問題,也使得人不由去想天幕中的世界到底有多么的繁華,才會利用價值高昂的東西去當容器,還絲毫不在乎。
習以為常的態度,頗為隨意的行為,都可以看出來他們在對待那容器時的怠慢。
放在后世,誰也不知道嬴政是否會同樣如此。但身處于大秦的嬴政卻可以看出它的重要性。
比竹簡更加輕巧便利,有了它以后在批奏章時會更容易,也能夠看更多的奏章,處理更多的事物,讓大秦發展的更好。
李斯自然也知道這個道理,只有大秦發展的好,他的地位才能夠穩固。
因此,他提倡始皇帝可以召集墨家來進行研究。
聽到他的建議,始皇帝抬頭似笑非笑的看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