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相較于不同之處,目前而言還是那些相同的信息更為重要點。
始皇帝三十五年
嬴政凝望著他記錄下的輿圖,四個視頻,四幅輿圖,但每幅輿圖所透露出來的信息都不同。
他將視線移到最先刻畫出來的輿圖,可能是視頻的主題緣故,代表的重點也是以人為主。
五十六個民族,嬴政的心中默念著其數字,想著天幕內那些人和平共處的模樣。隨后,他又想起六國之人,才六個國家,居然無法像天幕情景共處。
原本還沒想著要如何的嬴政內心突生豪氣若是能找到相關的辦法,六國人士根本不足為懼。
雖然在嬴政看來,本就不足為懼。可若是能夠讓天下更加太平和諧,還是可以進行嘗試的。
秉持著這般想法的他又把注意力放在了漢朝,盡管在前面的天幕內容里,他已得知大秦為何而滅、被誰而滅,卻不曾知道被滅后發生的事情,以及被滅前的情況。
但現在,天幕通過這些內容全部透露出來,也讓始皇帝從中看出存在的問題。
不過,現在不需要擔心。胡亥已經被他派遣著扶蘇去了,想著扶蘇,他的面前又仿佛出現方才看視頻時出現的層層彈幕,說著如果是扶蘇繼位的人如何如何。
結果沒有等提出來多久的時間,又被新的彈幕遮掩。
然而這對始皇帝來講,頂多是想著要將復扶蘇的性格給扳軸過來,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達到那樣的局面。
想到已知的結果,嬴政內心不由得嘆了口氣。任務艱巨啊扶蘇的性格,只希望能早點明白該做什么,該怎么做,否則他真的得謀劃長生之術了。
哪怕此刻的嬴政也在想著長生之術,可他也想要在無法達成長生之術前把大秦隱藏的問題解決了。
其中最大的事情就是扶蘇的性格,搖搖頭,不再去想這些,繼續將目光凝聚在從天幕中記錄下的信息。
科舉制度,以當前的情況還是可以進行的,只是需要徐徐漸進。朝堂利益關系錯綜復雜,他可不想剛把這事解決了,后面的繼承人就將它們給全盤否定了。
不用細想,嬴政也知曉,以扶蘇現在的性格繼承皇位,非常有可能將大秦的制度推翻,到時候究竟儒家是大秦的主人,還是皇帝是大秦的主人。
將以法為主的制度拆除,全部講究儒家一套,大秦會變成什么樣子,嬴政眼前頓時一片黑暗。
可那孩子依然不懂,或者不是不懂,只是來自于性格的天真。認為依靠儒家之策就能夠將偌大的帝國治理好。
即便是后面的帝王,也有以儒為主的治國政策,可嬴政還是從中看出來,它的內層還是以法來治國。它與扶蘇所學的儒家文化是不同的理念,希望扶蘇在看到的時候,心里能夠明白。
明白如果他將學習的儒家文化與秦國治國理念融合在一起形成儒法并治,他也不會那般。
但他仿佛是忘記了大秦究竟是以什么樣的政策理念走到現今地步的。腦子里都是儒家文化,所以他能夠理解天幕中的自己為何會遲遲不立太子。
就是現在,他也不會立扶蘇為太子。
一家學說強大,另一家必會衰弱。將強秦的法家學說摒棄不用,使用儒家文化,所帶來的后遺癥會是什么樣的,閉眼猜想都可以知道。
深呼吸平靜氣息,嬴政把注意力又移到其他。百家學說中的代表,如果利用好了也不錯。
想著正研究天幕內相關用品的墨家子弟,盡管還沒有將成品制作出來,但半成品也是不錯的。
至于儒家,如果他們是天幕內提到的那樣,他也不會拒絕他們來大秦效力的。實際上,朝堂一些博士正是儒家子弟,有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