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些想法可以說出來,有些想法卻不能說出來。她指著天幕里的一些措施表示當前的大唐可以使用,不管是選拔人才,還是保衛大唐的江山,都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
關于這點李治也有相應的想法,他笑著對武媚娘說道“媚娘果然跟我是心有靈犀。”
武媚娘低頭笑笑,斂住眼中的思緒。
相比之下,處于695年的武則天卻是絲毫不掩飾心中的野心。
她讓李旦將李隆基送到面前,李旦聞言頓時明白為何會發生如此的事。天幕里的情景他也有看見,三子日后成為唐玄宗,為大唐帶來開元盛世。
而勸說武則天歸還江山給李唐的大
臣通過此景也是明白結果如何,都高呼武則天圣明。
倒是對皇位有野心的一些人見繼承皇位的人竟然是李旦、李隆基,心里面就有些不服氣了。尤其是在景象中顯現出來安史之亂以及大唐后面衰落的畫面,便覺得與其將江山歸還給李唐還不如交給他們。
武則天怎么可能會聽那種言論,而且大唐衰落前的情景她還是沒有忽略的。至少李隆基確實是個合格的皇帝,為大唐帶來繁榮。只要將他后期的毛病給糾正了,那就沒問題。要如何解決此事,武則天自有想法。
于是,在李隆基來到武則天面前后,武則天目光瞥向李旦。雖然她沒有說話,但李旦還是在心中思索到一些可行行為。問武則天要處罰李隆基嗎
畢竟,如果不是李隆基后期昏庸,怎么能造成天幕里的局面
即使此時還沒有發生過那樣的情況,但是同一個人,那么不好好管教還是有極大的可能性再次發生。
李隆基也心知是什么意思,他任武則天和李旦繼續說著。
哪怕后面武則天問起他有關天幕、有關大唐的事情,也保持著原有的態度。
對于此種狀況,武則天面色平靜,以至于讓人無法看出她的想法和心情。
李旦的內心也忍不住浮現出層層忐忑,考慮接下來如何應對。
他猜測這應該和天幕后面的景象有關,事實上,李隆基晚期的確過于糊涂,只要是提前避免掉那糊涂,所謂的安史之亂就應該不會發生了。
武則天看著他的神色變化,心底卻已有打算。該留后手的還是留后手,比如立下圣旨在到達天幕的年齡段,就可以退位換個繼位者了。
與武則天這邊的做法不同,宋朝的趙匡胤在瞧見天幕中顯示的趙光義繼位的情景,以及他后代所發生的靖康恥、戰爭勝利還賠款、所謂的雪鄉二圣等等事跡,直接將趙光義的爵位貶了,讓他都沒有辦法得到繼位的機會。
雖然看起來有點“殘忍”,但趙匡胤覺得沒有殺了他,也算是手軟了。至少從開端就阻止了未來可能會發生的事情,不過,想著為何會如此,應該與重文抑武的政策多少有關系。
但他也沒有想著徹底讓武不如文,后面就變成那樣了當然,經濟發展的的確繁榮,可也不能不管別的吧
旋即,趙匡胤又慶幸天幕提前將這些內容透露出來了,如果等他死了再透露出來,那也未免太遲了。
現在,他還能趁著機會去糾正。若是腦海里再次浮現出所謂的二圣情景,真是要氣死了。
于是,大臣們連夜接到趙匡胤的命令,在他死之前一定要把燕云十六州給拿回來。
對于趙匡胤的命令,武將們自是接受。畢竟,他們在看到天幕里的畫面也氣的要死,才多久大宋就變成那個樣子。
彈幕里的那些話也讓人氣血上涌,便宜自家人也不能便宜那些敵人。
也不對,自家人也不能隨便便宜,誰曉得大宋會被便宜成什么樣子。
贏了還割讓賠償金,真的是腦子有問題。
和他們有同樣想法的還有明太祖朱元璋,本就知曉此事的他再看到天幕里的畫面那股狠勁更是上來了。
更不用說,在朱玧文削藩逼死叔叔,朱棣靖難登基以及叫門天子朱祁鎮,大清入關各種各樣的場景,使得氣氛有種風雨欲來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