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想起什么,頹然地抹了把頭發,陷入沉默。
女鬼也陷入沉默,或者說它陷入了回憶。
譚玉芳和于文濤是一個村子的,雙方甚至還帶點遠親的關系。
同一個村子差不多都是這樣。
于文濤比較幸運,他是家里獨子。
父母努力供養他讀書,他不是村里第一個大學生,卻是村子最有出息的大學生。
在帝都大公司上班,一個月上萬工資,每月寄兩千給父母。
村里的人每每議論起于文濤,無不豎大拇指,夸他父母教得好。
他的父母既驕傲又謙虛地說,都是文濤自己努力,我們沒做什么。
據說于文濤還打算在老家縣城買房子,然后把父母接進去住。
村里耕田一輩子的那些人哪能不羨慕
反觀譚玉芳。
她和于文濤可以說是兩個極端的例子。
首先她家里有四個孩子。
她是長姐。
下面有二妹三妹和四弟。
家里已經很窮,卻仍然有著重男輕女的思想,不生出兒子絕不罷休。
譚玉芳比于文濤大兩歲。
在他們鎮上同一個學校念書,不同級。
他們二人都是各自年級的年級第一名。
只是譚玉芳念到初三,家里不準她繼續念高中。
哪怕學校老師動員也沒有效果。
譚玉芳被父母強逼著跟親戚去廠里工作,最初她想過逃。
可又逃去哪里呢。
先不說一個未成年逃出去后會面臨怎樣的后果。
被警察發現,依舊是送回家的結果。
漸漸的她認了。
后來于文濤考上重點大學,他悄悄把自己高中的課本全部給譚玉芳。
他對她說“你可以先自學,以后說不定有機會考成人大學。”
于文濤也沒有辦法幫她太多。
他的大學學費是貸的助學貸款。
大學期間他一邊學習一邊兼職,還和同學一起創業。
沒賺多少,卻也把助學貸款還完。
譚玉芳很感激于文濤,她默默自學那些高中知識,心里暗自下決心。
她要攢到足夠的錢,徹底離開這個家。
然而好運沒有降臨在她身上。
二妹三妹和她年齡差距不大,她們同樣沒有上學,父母把最好的資源給了弟弟。
弟弟卻不是學習的料,可他們依舊拼命地要讓弟弟念大學。
學費不夠怎么辦
當然不能貸款。
兒子那么小怎么可以背上貸款。
封建愚昧的父母把主意打到三個女兒身上。
隔壁村的老光棍想娶老婆,答應給五萬彩禮。
譚玉芳跑了的話,輪到的是二妹三妹。
她們從小幫了她很多很多
就這樣,譚玉芳被父母以五萬的“天價”,賣給了隔壁村的老光棍。
于文濤從父母那里得到這個消息時,根本無力阻止。
但他還是咬牙請假回了老家一趟。
那時他和女友還在熱戀期,女友知道情況,十分贊同他回去。
萬一能幫上點忙呢。
于文濤的回去沒起到任何效果。
他想過報警,想過曝光在網上,卻被譚玉芳制止了。
“算了。”她這樣說。
然后對著他笑了笑,像是對自己再度重復“算了。”
于文濤不顧她的拒絕,依舊報了警,也聯系了記者。
并沒什么結果。
網上只是熱鬧了一陣,很快沒了浪花。